】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亞洲最大鐵路樞紐設計建設有哪些創新
http://www.CRNTT.com   2022-06-20 10:16:39


 

  漫步在車站內,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透敞亮。

  站在23米層的高鐵站台上,西望西山;透過玻璃幕墻,東瞰麗澤商務區,還能遠眺中國尊。進站大廳和候車大廳,柔和的陽光透過間隔分布的采光天窗帶傾瀉而下,495米長的中央光庭使空間感大幅提升。

  車站內充分運用自然光源,站台頂部的透光帶“點亮”了整個站台。不僅是車站頂層,在候車大廳,自然光源也透過頂層站台許多“燈”傾瀉而下。

  原來,這是設計中的又一個創新,採用了一項神奇的導光管技術,即雙模式無電照明系統平板型采光器,俗稱“導光管”,在樓下看,猶如一盞盞燈光。

  “設計團隊在頂層地面,採用特殊製作的‘導光管’裝置,把自然光、太陽光引到候車大廳室內進行照明,從黎明到黃昏,甚至是陰天或雨天,系統導入室內的光線仍然十分充足。”馬輝說,200餘個導光管,為高10米的候車大廳提供了自然光線照明,採用導光管技術預計整體節能率可達到10%以上,每年可節省用電量約95萬度電,減少碳排放900餘噸。

  智能建造讓車站聰明、安全、高效

  創新設計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高層跑動車,對承重梁要求極高。中鐵建工集團採用了以勁鋼結構為主的主體結構。承托普速車場的九宮格箱型鋼管混凝土柱,最大截面尺寸4.55米×2米;承托高速車場的勁性鋼骨梁,最大截面尺寸5.6米×1.4米,支撐跨度21.5米,單一根超大梁施工,就要密集綁扎252根縱向鋼筋和近2000根箍筋,而一根箍筋就需要三名作業人員協同施工。“建設應用了BIM、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和智能設備,讓北京豐台站工程建造變得更‘聰明’、更安全、更高效。”中鐵建工集團北京豐台站項目部總工程師許慧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