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改良鹽鹼地 提升糧食安全系數
http://www.CRNTT.com   2022-06-20 00:01:08


 
  為扭轉這一局面,從1973年開始,由農業部主持,中科院、水利部、林業部和冀、魯、豫、皖、蘇五省參加,設立12個試驗區,組織204個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1100多名科技人員直接參與,開展了跨部門、跨行業、多專業、多學科的大型協同科技攻關。

  這場會戰歷經20多年,取得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成功實現了對黃淮海平原鹽鹼地的治理,使中國糧食產量由4億噸增至4.5億噸,為解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12個試驗區糧食畝產由治理前的30—70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425—900公斤,農民人均增收兩倍。

  目前中國正在全力改造的鹽鹼地主要是以東營為首的黃河三角洲地區。就地理範圍而言,該地區仍屬於黃淮海平原,因此這一改造可視為此前對黃淮海平原鹽鹼地治理的繼續。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20年10月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支援黃河流域農牧業科技創新,推動楊凌、黃河三角洲等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在生物工程、育種、旱作農業、鹽鹼地農業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

  東營地處黃河入海口、渤海之濱。由於海水頂托,黃河至入海口處流速放緩,泥沙淤積形成一片廣袤的三角洲,因成陸時間短,地下水位埋深較淺,土壤鹽漬化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目前東營市鹽鹼地約為340萬畝,占全省鹽鹼地面積的38.2%。

  如何再闖出鹽鹼地開發利用的新路?2009年12月,中國國家發改委提出“支持黃河三角洲荒鹼地綜合治理,有計劃地對荒鹼地進行開發治理及改造中低產田”。次年,東營市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應運而生。隨著一系列土壤改良技術推廣應用,原來的鹽鹼荒灘出現了一片綠色。

  2015年10月,中國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這是中國第二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該批覆指出,示範區要在鹽鹼地綜合治理、探索土地經營管理新機制、發展現代農業方面走在前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