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美專家:拜登對華芯片戰傷害了美國人
http://www.CRNTT.com   2022-06-18 20:19:06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據參考消息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12刊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技術研究員凱文·克利曼的文章,題為《拜登對中國計算機芯片的戰爭傷害了美國人》。作者認為,拜登政府如對中國芯片製造商採取不那麼對抗的方式,將降低通脹並阻止美國與中國之間經濟戰一再升級。美國外交政策令芯片短缺問題更加嚴重,因此加劇了通脹。全文摘編如下:

  除抑制美國經濟增長外,微電子產品的短缺也在推高價格。由於疫情導致的需求扭曲和半導體等關鍵產品的供應鏈中斷,美國通貨膨脹率已達到40年來的最高水平。

  對華強硬成本過高

  美國的外交政策正在使芯片短缺問題惡化,從而加劇通脹。拜登政府制裁了20多家中國主要芯片公司,選擇延長和擴大特朗普的貿易戰。

  這種對華強硬立場的經濟成本遠大於其虛幻的地緣政治利益。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布賴恩·迪斯今年4月承認:“最好的估計是,現有半導體的缺乏可能令2021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整整一個百分點。”

  拜登應該扭轉美國對中國芯片的適得其反的攻勢,這不僅是為了減緩通脹,也是為了緩和美中日益惡化的經濟戰。

  半導體短缺一直是美國通脹的核心推動因素之一。根據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對200多個美國製造業部門的分析,依賴芯片的行業價格比其他製造業部門高6個百分點。芯片短缺還導致汽車製造商在2021年生產的汽車數量減少700萬輛,從而將美國的新車價格推高8%,二手車價格則上漲了40%。

  美國對中國芯片製造商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內芯片的短缺。特朗普對中國生產商的限制(拜登在這方面變本加厲)使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芯片減少了一半。拜登禁止許多中國公司使用美國設備製造芯片,禁止與美國實體有合約的公司與中國公司合作,並禁止美國投資中國公司,包括其最大的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

  拜登的好戰政策還在升級。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最近揚言,如果中芯國際違反對俄羅斯的制裁,將“阻止其使用我們的設備和軟件”,從而“關閉中芯國際”。這一威脅離提出全面經濟戰祗有幾步之遙。

  取消制裁利大於弊

  即使沒有美國的制裁,中國也無法主宰全球半導體市場。美國企業設計了3/4的半導體,並控制了必要的軟件;台積電生產了90%以上的先進半導體;荷蘭阿斯麥控股公司幾乎壟斷了從電路蝕刻到芯片所需的先進光刻機器。中國芯片目前比台積電和三星公司生產的尖端芯片落後兩代。近年來,中國半導體人才的短缺翻了一番,技術工人缺口約為30萬人。

  拜登政府無視這一證據,堅稱需要補貼來幫助美國半導體企業擊敗中國。政府在中國問題上的首要立法優先事項是《創新與競爭法案》,該法案將向近幾十年來在海外生產的美國半導體企業提供約500億美元的補貼。即使擬議立法中包含的500億美元立即用於在美國建造新工廠,也無助於緩解目前的短缺,因為新工廠開始生產芯片還需要3年時間。立即提高半導體產量並遏制通脹的最佳辦法是放寬對產能過剩的中國企業的限制。

  美國損害中國公司的努力也會損害美國。對中國芯片製造商採取不那麼對抗性的做法將降低通脹並阻止中美之間經濟戰升級的螺旋式上升。如果拜登說通脹是“當今家庭面臨的頭號挑戰”、是他的“國內當務之急”時是認真的,那麼其政府就應該停止讓通脹變得更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