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作奎:歐洲人如何看俄烏衝突
http://www.CRNTT.com   2022-06-13 00:34:00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擔任主持人(會議直播截圖)
 

  關於衝突的目的,克羅地亞認為這是二戰後一場主要國家的戰爭,俄的主要目的在於占領更多領土,這是對國際規則和秩序的嚴重破壞。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衝突是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安全問題:北約東擴後,俄羅斯屢次提出安全關切,但都沒有解決,因此被迫採取決絕的行動來徹底解決以前沒有解決的安全問題。還有一些分析認為,俄羅斯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俄羅斯族裔在烏克蘭的合法權益,但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為了實現自身利益而發動戰爭的借口。

  今年4月,劉作奎在歐洲瞭解到關於衝突進程,歐洲人認為戰爭爆發後俄軍表現較差,而俄人口少、經濟規模小,戰爭暴露了其軍事力量的不足等等;所以俄羅斯一定不會達到目標,最終也會以失敗收場。但他指出,從現在看,歐洲人的判斷可能會有偏差,因為當前的戰場情況也與之前有所區別。

  關於衝突的結果,大部分東歐國家認為,歐洲的安全框架中不能有俄羅斯的存在,而且必須大量引入美國和北約的軍力,購買更多的武器,形成更有效的威懾。同時,許多觀點認為這場戰爭是對國際秩序的極大挑戰,標誌著冷戰後國際秩序進入一個新時代。許多人關心戰爭後是否會出現兩個平行體系,即以中俄為一方和以歐美為一方的陣營化。

  劉作奎指出,以上這些判斷基本上是西方式的、單一式的解決方案,中國開出的安全的藥方,包括綜合、平衡、可持續安全觀等,實際上並沒有被歐洲完全接受。劉作奎認為,這場衝突體現了俄與西方從信任困境到安全困境的發展脈絡,而蘇東劇變以來,美西方是信任困境的主要製造者,因此這場衝突的主要責任方仍在美西方。美西方負主要責任,俄羅斯同樣也負重要責任,雙方都存在問題。俄烏危機對歐洲造成了重大影響,包括歐洲國家的地緣安全危機感加重、北約對歐洲安全戰略發展方向仍將占據主導、歐洲一體化面臨更大挑戰、歐洲社會政治和經濟動蕩以及民粹傾向加重等。考慮到危機的持續,對於歐洲將來的發展前景仍需更多的專家和學者參與進來,共同研究和探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