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6-12 09:26:43


 

  “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沿江省市幹部群眾切實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治污、減排、理水,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速整改。

  探訪上游,宜賓將治污目標精確到每條河道溝渠,力保源頭活水清如許,唯讓碧波入長江;

  行經巫山,衛星遙感、無人機、管道潛望鏡等智能化設備齊上陣,重慶努力讓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不留死角;

  駐足中游,湖北組織人員入工廠、進社區、駐碼頭,織網格查底數,把好每一道閘門……

  久久為功,江水為證。2021年,長江經濟帶優良水質比例達到92.8%,兩岸綠色生態廊道逐步形成。

  ——護山、豐草、清湖,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金沙江畔,雲南麗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鎮,萬里長江在這裡拐出“第一彎”。7年時間,石鼓鎮在江邊種活柳樹4萬多棵,讓曾經肆虐的風沙低下了頭。

  三峽庫區,漫山披綠,重慶累計投入三峽後續工作專項資金46億元,完成庫區生態屏障區植樹造林264.5萬畝,使庫區內的雲陽縣變身4A級景區。

  崇明三島之一的長興島,青草沙水庫邊,700多畝生態林將水庫與生活生產區隔離。這片相當於10個杭州西湖大小的水域,給一半以上的上海人口提供了清潔飲用水源。

  大江奔來,綠意盎然。2021年,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完成營造林1786.6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391.5萬畝、水土流失治理574.7萬畝。

  ——退捕、轉產、護漁,長江生物資源狀況逐步好轉。

  2021年3月1日,我國首部流域法——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守護母親河有法可依;持續鞏固長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成果;沿江各省份實施中華鱘、長江江豚等珍貴瀕危物種拯救行動,今年4月,約23萬尾不同規格的子二代中華鱘被放歸長江……

  岸在變綠,水在變清,江上魚兒洄游。一度成為“稀客”的“微笑天使”江豚,如今頻頻露臉,赤水河魚類資源量達到禁捕前的1.95倍,刀鱭、中華絨螯蟹等洄游性水生生物資源明顯趨於恢復。

  探索新路子:“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關鍵是要處理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係。”

  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的關係,而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當時我們感受到的是責任和壓力,如今感受到的則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機遇和信心。”宜賓市委書記方存好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