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在水稻育種領域全力攻關
http://www.CRNTT.com   2022-06-10 09:10:05


 

  推廣新品種,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周雷出生在“魚米之鄉”湖北洪湖農村。參加工作之後,除了開展水稻育種等基礎研究,周雷每年還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將育成的優質品種推向市場。作為團省委博士服務團成員、省科技特派員、省精準扶貧團團隊成員,周雷對口幫扶了21個村和30多家企業發展高檔優質稻訂單種植,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新品種推廣之初,農民並不買賬。周雷回憶,歷經10年努力,他們在2017年育成了綠色超級稻“巨2優60”。這種水稻新品種在同等產量下,能夠大幅減肥減藥、節水抗旱,但在天門等地推廣的時候,很多農民心存疑慮,不敢嘗試。

  周雷與示範戶約定,用他們的技術種植新品種,如果出現減產或者虧損,省農科院給予補償。同時,周雷和同事輪流住在示範戶家中,給予技術指導。

  到了收穫的季節,結果令人驚喜:新品種示範田畝產達1400多斤,同時施用肥料減少了1/3,不僅成本降低了,品質還更加優良。

  市場對大米香味有要求,周雷和同事培育出濃香型優質高產新品種,收購價比普通大米提高30%到50%;在湖北潛江,他們選育抗倒性、抗病性好的蝦稻專用水稻品種,讓“蝦稻生態米”成為當地綠色招牌……這些年來,周雷團隊累計推廣示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30餘項。

  敢於啃下育種技術“硬骨頭”

  近年來,周雷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在國家相關項目支持下,開展了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狀的遺傳分析、基因克隆工作,並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克隆並解析分子機理的水稻生殖生長期耐冷基因CTB4a。

  2017年,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上,對水稻耐冷品種選育、改良低溫等不利條件下水稻品種高產穩產性、解決低溫造成的糧食減產問題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農業科研來不得半點巧,要甘坐冷板櫈,敢於啃下育種技術‘硬骨頭’。”周雷說,經過無數次失敗,他和同事創造性構建出分子標記與花藥培養相結合的高效籼稻育種技術體系,首次提出“一加一減兩替三增”水稻花藥培養核心技術,大幅提高籼稻花藥培養效率,花藥培養力較現有文獻記錄最高值提高7倍,攻克國內傳統育種技術靶向性差、周期長、效率低等技術堵點。

  在周雷等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水稻品種正在變為現實。“作為青年一代的農業科研工作者,我們要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為國家種業振興和水稻產業提質增效貢獻青春力量。”周雷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