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麗中國正成為現實 為世界發展貢獻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2-06-07 15:14:37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六月五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是“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共十八大以來,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全局性變化。事實說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正在成為現實,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保護生態環境,中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一體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有幾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2015年,西起大興安嶺、東到長白山脈、北至小興安嶺,綿延數千公里的原始大森林裡,千百年來綿延不絕的伐木聲戛然而止,多年來向森林過度索取的歷史結束。另一方面,過去10年來,中國累計造林種草11.73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植被總碳儲量淨增13.75億噸,達到92億噸。林草資源總體呈現數量持續增加、質量穩步提高、功能不斷增強的發展態勢,為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環境得到有力的保護,生物多樣性得到了有效提升。中國已建立自然保護地近萬處,近年來,東北虎、亞洲象、朱䴉等物種數量明顯增加,曾經野外消失的麋鹿總數已突破8000只,112種我國特有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實現野外回歸。完善就地與遷地保護體系、創新性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等中國實踐,為全球保護瀕危物種及其栖息地,恢復生態脆弱地區提供了寶貴經驗。

  過去十年來,中國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高,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也日益顯現。2020年,中國正式宣布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如今新能源專案落地開工,綠色低碳技術廣泛應用,減碳場景隨處可見。中國低碳轉型邁出堅實步伐,是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綠色轉型的自覺行動,也體現了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責任擔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