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全球糧食困境需高度重視
http://www.CRNTT.com   2022-06-06 08:42:03


  中評社北京6月6日電/眼下,全球糧食面臨的困境持續引發關注。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指出,2021年,53個國家和地區共有1.93億人面臨嚴重缺糧狀況,較2020年增加約4000萬。報告預測,2022年形勢或將進一步惡化,早已深陷糧食不安全狀況的地區尤其令人擔憂。糧農組織最新預測顯示,到2023年,俄烏衝突可能造成長期食物不足人數增加1880萬。

  這種困境是氣候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衝突等問題叠加共振造成的,直接表現在全球糧食價格上漲、來年產量預期減少、化肥供應持續緊張等多方面。當糧食危機步步逼近時,全球糧食生產和貿易格局面臨衝擊,但不同國家和地區所受的影響有天壤之別。食物不足和營養不良將突出表現在一些低收入的貧窮國家和地區。

  俄烏兩國合計占全球穀物出口量的30%,占葵花籽出口量的67%,衝突導致出口和物流中斷,全球糧食供應受到嚴重影響。同時,能源和肥料價格也水漲船高,這些都影響著糧食生產成本和農戶積極性,下一季全球糧食收穫前景令人擔憂。在此情況下,一些國家實施糧食和食品出口禁令,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世界糧食計劃署日前發出警告,人類或將面臨“二戰後最大的糧食危機”。

  糧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物資。對於危機局勢下的糧食供應和流通,各國應穩定支持農業、努力保障生產,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現實意義。應分配更多資源來保障農業生產,努力提高糧食當期和遠期產量。更多投資建設糧食流通、加工體系,加強農業供應鏈和價值鏈建設,為小農戶生產和發展提供支持。建設更高效、更有韌性的糧食和農業體系,才能實現更好生產和生活。

  糧食是全體人類的生存之本。從全球來看,讓每個人都能吃飽飯,需要各國共同努力。近些年來,中國立足自身解決糧食安全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也為維護世界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是向許多南半球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其他糧食解決方案的主要援助國,與各國分享農業技術和經驗。各國應團結合作、共同努力,尤其是發達國家和糧食出口國應幫助低收入缺糧國家渡過目前的難關,並盡可能地加大技術援助力度幫助其提高長期的糧食自給能力和農業發展能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