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前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必須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計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形勢變化等超預期因素叠加影響,今年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陡增,某些方面面臨的困難在一定程度上超過2020年疫情暴發時期。我們既要高度重視經濟運行短期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更要看到經濟短期下行並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堅定信心,果斷應對,有力有效採取措施,千方百計扎實穩住經濟。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文章表示,應該看到,中國短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是多方面因素同頻共振的結果。從外部看,俄烏衝突爆發、全球通脹攀升和美聯儲加息,使得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從國內看,疫情反覆造成供應鏈運行不暢,需求恢復明顯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在國內外因素交互作用下,中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
文章認為,在當前復雜嚴峻的形勢下,必須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千方百計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首先,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解決好兩難多難問題,是當前穩住經濟的關鍵。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完成好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防止單打一、一刀切,避免防疫政策層層加碼、各自為政而使經濟社會發展受限。堅決落實已出台的物流保通保暢舉措,進一步打通物流和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堵點,動態完善產業鏈白名單,切實保障貨運暢通,積極推動復工達產。
其次,抓緊落實中央穩經濟的方針政策舉措。中國通貨膨脹率和財政赤字率都處於較低水平,政府負債率處在合理區間,外匯儲備充足,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仍有政策空間。要加快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實施好退稅減稅降費等政策,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加大相機調控力度,把握好目標導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餘度。在當前企業融資需求下降的情況下,要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聯動,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的托底作用,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穩民生,保住青山、培育沃土。
再次,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當前,穩預期是穩增長的重要前提,要更加注重預期管理,及時回應市場關切,加強與市場主體的溝通交流,提高政策透明度,讓市場主體更好理解政策意圖、堅定發展信心。要落實好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加快完成平台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完善監管政策。盡快為資本設置好“紅綠燈”,給市場以明確預期,真正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出台涉企政策要充分聽取企業意見,政策實施需要預留適應調整期。
最後,堅持用市場化辦法、改革舉措解難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企、民企、外企等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創造性,同心合力共同應對困難和挑戰。深化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和市場化配置,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統一市場制度規則,高標準聯通市場設施,建設強大而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系。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文章最後說,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只要採取標誌性行動,推動關鍵性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能更快更好更大程度釋放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動力,推動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