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學有序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2-05-26 08:47:57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需堅持統籌協調

  文章認為,在國內大循環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背景下,打通“區塊”“省域”“城市”和“城鄉”等不同區域空間尺度之間的經濟循環,需要充分認識省際毗鄰縣城城鎮化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未來方向。

  省際毗鄰縣城的發展是當前統籌協調發展的重點和難點。根據統計,中國陸路邊界線共有66條,長度約為5.2萬公里,在這些邊界區域裡分布著849個縣(縣級市),占全國縣(縣級市)數量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總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超過一半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分布在此。省際邊界縣域通常位於各級經濟圈的交匯地和空白處,交通條件差,信息相對閉塞,距省會城市遠,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通常屬於“三不管”地帶。這些因素長期存在,導致省際毗鄰縣城與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甚至超過沿海與內地、東中西地區以及城鄉之間的差距。省際毗鄰縣域的城鎮化發展不僅關乎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落實,同時也是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要求。

  省際毗鄰縣城的發展要在建立跨省合作區上尋找突破。從目前區域合作的新動向上看,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區域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已日趨成熟,為構建小尺度、跨區域、相對精准的省際毗鄰合作奠定了基礎,也為省際邊界縣城深度融入國內循環,挖掘增長動能指明了重要方向。當前,晉陝冀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建設方興未艾。未來可借鑒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經驗,在省際毗鄰區域特別是東部、中部、西部兩兩交界,南方、北方相連的區域,選擇一批具有良好區位和產業優勢的縣城布局一批示範區、試驗區、先行區,開展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驗,在行政邊界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經濟邊界合作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為推動跨省域一體化發展探索新路徑。

  堅持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理念

  文章稱,《意見》提出,要選擇一批條件好的縣城作為示範地區重點發展。據此,可按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四高”理念打造一批縣城城鎮化發展新典範。

  高水平開放是推進縣城城鎮化發展的核心路徑。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縣城高水平開放既強調對外開放,也須加強對內開放,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採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依托區域合作和協調發展實現內循環,同時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進一步擴大縣城外循環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一方面,推動縣城不斷探索和完善“蛙跳式”、新型“飛地經濟”、“托管式”等合作模式,構建縣城融入國內大循環發展的制度優勢。另一方面,不斷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縣城營商環境,在引進更多高質量國內外企業入駐的同時,鼓勵企業走出去投資,構建縣城融入區域聯動發展的微觀機制。縣城在高水平開放中要特別注意融入所在區域發展,善於發現並貢獻所在縣域的長板,同時,科學甄別並補齊縣域所在區域的共同短板,在國內大循環中力爭成為發展的節點與樞紐。

  高質量發展是推進縣城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目的。高質量發展強調發展的可持續性,即經濟增長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縣城經濟社會發展要從“有沒有”“有多少”轉向“好不好”“優不優”。一方面,加快編制縣城“產業鏈基礎資源圖”“產業鏈斷鏈風險圖”和“合作清單”“建議清單”“揭榜清單”,力爭摸清縣城產業發展底數,釐清產業高質量發展脈絡,為把握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精准化提質增效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加快推動縣城構建產學研政協同創新體系,努力實現跨區域省屬高校、市級以上研發平台、科研院所等在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科技文獻和數據等資源上對縣城開放共享,構建“總部在中心城市,製造在縣城;研發在中心城市,轉化在縣城”的跨區域產業協作體系。

  高品質生活成為推進縣城城鎮化發展的價值取向。縣城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民眾關心的醫療、教育、養老、托育等痛點,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將關乎百姓福祉的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上升到與經濟增長同等的高度,轉變過去由產業發展吸引人才,再打造高品質生活的發展思路,探索以完善基礎公共服務、優化人居環境吸引人才再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縣城發展新路徑。一方面,深化縣域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縣城建設基礎教育示範園區,發展一批縣域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獨立學院,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另一方面,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加強縣城與所在地級市、周邊中心城市三甲醫院的線上合作,構建“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模式,以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縣城品質。

  高效能治理是推進縣城城鎮化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效能治理強調以完善的體制機制展現現代治理能力、以數字化手段顯示強大治理活力、以基層高效治理產生積極效應、以跨區聯動構建新型治理模式,縣城要創新性地探索形成以城鎮國有公共政策導向型企業為主體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推進公共服務領域的漸進式市場化進程,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一方面,充分發揮大數據平台在現代化治理中的關鍵作用,打造“縣城治理智慧大腦”,推行縣城運行“一網統管”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另一方面,創新“市場+政府”治理模式,推動縣城與大型治理公司合作,布局物業管理服務走進基層,在縣城市容市貌輔助管理、保潔監管、五小行業監管、治安輔助管理等日常服務方面探索市場化新型社會治理模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