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春耕春播圓滿完成,氣象服務“功不可沒”
http://www.CRNTT.com   2022-05-24 16:41:29


 

  戰“疫”春耕兩不誤 因地因時施策

  3月初,疫情猶如一場“倒春寒”來襲,糧食大省吉林按下“暫停鍵”。春耕在即,農事不待。

  面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農資、農具“兵馬”未動,氣象服務線上先行。吉林省氣象部門與農業農村廳通過省防疫健康碼“吉事辦”欄目每天聯合發布春耕春播提示;組織系列線上培訓按需送“餐”。

  “自從關注了氣象局的微信公眾號,每天根據氣象信息播種,讓我們老省心了。”吉林省扶餘市新萬發鎮農戶白希文說,早在降水到來前,就完成了全部大田玉米的播種,現在正在給花生覆膜。

  “苗真好,一點兒也不缺苗!”在黑龍江綏化市慶安縣,東禾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負責人寇紅專看著黑土地上最早插下的稻秧,喜形於色。

  在氣象部門指導下,當地農戶嘗試採取水稻超早鉢育栽培技術提前育苗,比中熟品種提前了15天。這相當於“搶”出了足夠的積溫,最大程度滿足了水稻生長的熱量需求,加速了育苗進程。

  這只是精細到格點的農業氣象服務在黑土地上的剪影之一。面對糧食生產新形勢新要求,國家氣象中心搭建中國農業氣象業務系統,逐日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下發滾動更新的格點化農用天氣預報指導產品,為東北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服務保障提供支撐。

  對黑土地而言,除了持續穩住糧食“壓艙石”以外,今年還必須扮演好兩個重要角色——大豆“補短板”擴種任務的“主力軍”。玉米產量的“穩壓器”。各地氣象部門出實招,為農戶及時科學調整種植結構、增產穩產提供科技支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