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錢”景廣闊的“它經濟”怎樣越來越燃?
http://www.CRNTT.com   2022-05-13 07:40:40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萌萌噠”的小貓小狗,誰會不愛呢?如今,不少人一邊被萌寵治愈,一邊也為它們“燒錢”。

  一沾“寵”字,黃金萬兩。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城鎮犬貓數量超過1億只,2021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3488億元。越來越多的人心甘情願變身“鏟屎官”“遛狗達人”,業內從業人數也漸漸增多,並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寵物經濟,也被稱為“它經濟”,現在正越來越燃。

  所謂“它經濟”,就是圍繞寵物而產生的一系列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商業活動。從主糧、零食到玩具、衣服,從智能鏟屎馬桶到專用尿不濕,從寵物咖啡館到萌寵餐廳,“它經濟”的市場正在不斷擴容。當下,小朋友們所擁有的吃喝玩樂,來自“汪星球”和“喵星球”的小主子們很多也能享受到。從某種角度來說,不斷展現“錢”景和活力的“它經濟”,既是我國經濟發展韌性與潛力的一個注腳,也是百姓生活日益豐富美好的一種寫照。

  腰包鼓了,自然引發消費觀念和消費內容的改變。“它經濟”的繁榮,也有其自身規律。研究顯示,人均GDP與人均寵物量呈現正相關關係,且當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後,寵物行業將快速發展,上下游產業鏈也會日益發展壯大。咱們國家早已越過了這個門檻,市場也打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個千億級“大蛋糕”,隨著城市“有寵一族”的需求變化而不斷衍生出寵物酒店、寵物游樂園、寵物月子中心等“新玩法”,甚至催生了寵物健康護理員等官方承認的新職業。

  新經濟、新事物,也少不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目前,我國尚未形成統一的、專門針對寵物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行業依然處於自發生長階段。“它經濟”無論是上游、中游還是下游,都存在著監管空白。比如寵物銷售,寵物繁殖與交易環環相扣,但國內尚無規模化的養殖機構,也缺乏監管和標準化流程,近幾年出現的寵物盲盒變寵物“亡”盒的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又如寵物醫療糾紛,動輒幾千上萬元的寵物醫療費用、混亂的服務收費標準等,也讓很多人難堪重負、備受困擾。

  另外,構建與社會發展相匹配的養寵文明意識,也是一項重要任務。拿養犬來說,養犬誠然屬於個人選擇,但只要寵物狗走出家門,進入公共區域,養犬人就必須承擔起相應的義務。管好自家犬只,不給他人帶來不便,這是最起碼的文明素養。當然,文明習慣的養成,一方面需要喚起人們內心的文明意識,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有關部門的用心監管。近些年很多地方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整治,就回應了群眾對涵養社會文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期待。

  “它經濟”或許有別於其他新經濟形態,這其中多了對人們“心靈慰藉”需求的滿足。總的來看,我國寵物市場還有不小的成長空間,期待業內各方不斷推動行業標準化、品質化、規範化發展,讓這份“愛”與“陪伴”更長久些。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子房先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