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
http://www.CRNTT.com   2022-05-13 07:43:20


  中評社北京5月13日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存在各種形態的資本,必須準確把握資本的特性,釐清資本的行為規律,發揮其積極作用,規避其負面作用,推動資本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

  逐利是資本的本性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林山、助理研究員公丕明文章表示,資本具有生產要素和生產關係二重性,具有逐利和擴張的天性,其本質特征和根本目的是在循環運動過程中最大限度實現增值。資本擴張是一把雙刃劍,能夠產生巨大的正面效應和負面效應。

  從正面效應看,資本持續發揮其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能夠促使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工具,是發展經濟的方式和手段。作為社會生產過程中最具活躍性的因素之一,資本具有高效的黏合劑功能,能夠把各類要素整合進社會化大生產,加速社會擴大再生產循環,帶來巨大物質財富。資本敏銳的發掘能力使其能迅速發現並挖掘社會生產的利潤區和價格窪地,推動某一行業或領域實現爆發式發展,進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資本在欠發達地區的擴張會縮短這些地區的發展進程,促進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從負面效應看,資本逐利性所帶來的無序擴張,會導致經濟社會等領域背離發展的根本目的。資本無序擴張導致人、科技等方面異化,使得被資本同化的事物都為資本獲利服務,而不是為人服務,導致本末倒置。為了不停地追逐利潤,資本利用其敏銳的價值發現能力,並結合同化滲透能力,參與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並在逐步獲得主導權、支配權、控制權後將其改造成服從於資本增值邏輯的系統,進而帶來一系列經濟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兩極分化。

  釐清資本有序發展和無序擴張兩種形態的界線十分必要。資本有序發展的界線是遵循市場經濟秩序,不超越作為生產要素的經濟功能,不越過政治、社會、民生、安全等領域的底線,符合國家發展導向,能夠推動生產力發展和促進經濟增長。資本無序擴張則是越過以上界線,打破資本在市場經濟中正常流動的狀態,擾亂正常經濟秩序,偏離國家引導和提倡的方向,在不該擴張的領域大肆擴張,進行不正當競爭和形成壟斷。

  資本運動的主要行為規律

  文章分析,從國內外經濟發展史來看,資本運動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並且只要發展市場經濟,資本的行為規律就會發揮作用。

  一是在循環運動中推動經濟增長。資本無法脫離經濟循環獨立存在,而是同土地、勞動力、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共同作用於經濟循環,並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無止境地追逐利潤,資本進行著循環往複運動,有機組合各類生產要素,進行價值生產,在實現價值增值的同時,創造更高級的新形態的各種要素,生產更多滿足社會需要的商品,同時持續擴大市場規模,實現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因此,沒有資本就不可能獲得經濟增長,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二是在擴大再生產中謀求技術進步。不論是從物質形式還是從價值形式看,資本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其中一部分為一定數量的生產資料或是不變成本,而技術或生產設備則是這部分的關鍵構成。為了追逐更多利潤量、更高利潤率,穩定自己的市場地位,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資本所有者在資本積累中總是竭力改進生產技術、採用新工藝和新設備,提升生產效率,在同樣的時間裡創造出更多價值。因此,資本擴大再生產客觀上推動了技術進步。

  三是在市場競爭中追求優勢地位。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資本所有者為爭奪有利的銷售市場、投資場所並擊敗對手,必然在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在這一過程中,強勢資本通過吞並劣勢資本增強實力,試圖追求絕對壟斷地位,獲取更高利潤;而處於劣勢地位的中小資本則會聯合起來對抗大資本,以保證自己合理的利潤所得,在激烈的競爭中保存自己。

  四是在資本積累中謀求個體財富集聚。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資本所有者擁有生產資料,在勞資關係中占據主導地位,隨著資本積累不斷增進與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資本回報率總是傾向於高於經濟增長率,利潤在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之間的分配天平更傾向於前者,更多的“蛋糕”份額為資本所有者所得,資本循環的次數越多,資本所有者獲得的財富則越多。

  五是在獲取利潤時帶來負外部性。資本所有者為推動資本循環做出決策,基於該行為獲得相應利潤,但不必承擔該決策的全部成本,該決策的總成本至少有一部分會轉嫁給社會,這就產生了負外部性。資本所有者對公共資源直接使用,但並不具備投入或維護的自覺性,原因在於資本逐利的天性決定其不會在這方面進行自覺的額外投資,在政府缺位的情況下,就會引發逐利—破壞—再逐利—再破壞的惡性循環。

  引導資本更有效、更合理地發揮積極作用

  文章指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引導資本更有效、更合理地發揮積極作用,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

  首先,辯證地認識和把握各類資本及其作用,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堅持疏堵結合、分類施策,統籌發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國內和國際,堅持用好資本、發揮效能和規範發展、約束無序的辯證統一,促進資本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依法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發揮其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規制負面效應,構建更加高效的資本運行和資本治理的制度保障,使整個國家在獲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之不竭動力的同時,也為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奠定堅實物質基礎,不斷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和優越性。

  其次,增強資本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作用,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集中表現為經濟下行的壓力。應充分激發各類資本活力,正確處理不同形態資本之間的關係,促進各類資本良性發展、共同發展,推動資本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促進資本在擴大再生產中推動技術進步,強大製造業發展基礎,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樹立市場穩增長的信心、決心和預期,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再次,發揮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產要素,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資本循環運動仍然是新時代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在利用資本逐利特性的同時,應引導大資本向“應作為”的領域發揮積極效應,引導資本促進科技進步,激發資本賦能經濟轉型的巨大潛力,促進產業發展合理合規擁抱資本,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資本參與國際競爭。引導資本生長符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正確處理資本和利益分配問題,踐行資本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使命。堅決打擊以權力為依托的資本逐利行為。

  最後,建立健全資本治理體系,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近兩年監管部門連續出手整治行業亂象,這是規範市場秩序的正常努力,絕不可理解為限制和打壓資本。當前,應排除各種干擾和羈絆,統一“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不是不要資本,而是要資本有序發展”的思想認識,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導向,依法推進資本治理,完善資本行為制度規則,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市場准入制度,深化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完善行業治理和綜合治理的分工協作機制,提升資本風險發現、處置和化解能力。加強政策宣傳和預期引導,穩定各類資本預期和信心,推動各類資本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