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華述評: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5-06 13:31:25


 

  堅持“因城施策”,引導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

  降低限購限售門檻、下調首付比例、降低按揭貸款利率……今年以來,累計近110個城市已出台各類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專家表示,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兩個“支持”、一個“優化”,充分釋放出對各地因城施策的政策信號。

  我國地域廣袤,各地區之間房地產市場差異大,市場分化明顯。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一些熱點城市供需矛盾在較長時間內依然比較突出,市場回升預期逐步增強,然而部分人口持續流出的城市市場仍在低位運行。

  針對新情況新挑戰,各地以支持首套剛性購房需求、合理改善性需求、租賃住房需求為著力點因城施策;相關部門出台促房地產市場良性循環措施。

  100多個城市的銀行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經營情況,自主下調了房貸利率;部分城市對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購買首套住房的,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擴大抵押貸款支持優質企業對出險企業的併購貸款,允許債務展期;規範預售資金監管;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不納入貸款集中度管理……

  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發展長租房市場。據相關統計,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的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已達到40%以上。2022年全國基本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投資總額預估約8500億元。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輝說,隨著多地適度放開限購限售,降低公積金使用門檻,加快購房貸款審批等,部分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所釋放,銷售面積降幅將有所收窄。

  在預售資金監管方面,專家建議,各地要完善預售資金監管,明確預售資金應當優先支付工程款,嚴格按照工程節點撥付資金,確保按時竣工交付。防止因防範風險,過度提高監管額度,放慢放款撥付進度的情況。

  “推進爆雷房企盡快出清,穩定市場預期很重要。”劉琳表示,一方面,通過降低首套房貸款利率和住房交易稅費,提高購房者支付能力,提振合理的住房消費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強預期引導;另一方面要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因債務違約所引發的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維護購房群眾合法權益。

  堅持“房住不炒”,守牢風險底線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

  目前,規模高達10萬億元級的房地產市場,正在進行深度調整。過去形成的“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的房地產開發經營底層邏輯正在改變,房地產業作為高質量引領的基礎民生行業地位正在確立鞏固。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這個定位沒有動搖,力度沒有放鬆。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馮俊說,各地因城施策不能脫離這個定位和方向,更不能病急亂投醫,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關鍵要繼續實施好房地產長效機制,保持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精准性協調性,努力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房地產業告別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的開發經營模式,回歸基礎民生屬性和租購並舉後,依然大有可為。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沒有變,住房需求依然旺盛。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3.9%,仍處在快速城鎮化階段,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1100萬以上,帶來大量新增住房需求。

  同時,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老舊住房面積小、質量差、配套不齊全,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比較旺盛。

  謀全局謀長遠,尊重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業發展規律,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錨定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百姓提供可負擔、居住條件更舒適、環境更優美的住房,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這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根本要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