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評:建構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中國話語
http://www.CRNTT.com   2022-05-03 10:04:25


 

  馬克思主義不是一個僵化教條的封閉體系,而是一個依據實踐的發展變化,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極具生命力的開放創新理論。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在立足中國具體國情的基礎上,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奮鬥史。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中國共產黨打破教條主義束縛,探索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全面勝利和解放戰爭全國總勝利,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建立起門類較為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取得了“兩彈一星”等高科技領域重大突破,挺直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脊梁,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在改革開放實踐中,中國共產黨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經濟跨越式發展,以高速穩健的步伐邁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康莊大道,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後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一歷史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戰勝了一系列國內外的風險挑戰,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性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結合”的重大論斷,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孕育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百年奮鬥不息,百年風雨兼程。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正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華大地上不斷開拓創新的結果,不僅是偉大的現代化實踐的歷程,更是探索建構“人類文明新形態”話語創新的非凡歷程。

  “以人民為中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追求人的全面發展與共同富裕的全新現代化發展模式,是建構人類文明新形態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鮮明呈現出了其所蘊含的和平發展、面向未來的文明向度。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在莫斯科演講中提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思想,不僅傳達了中華文明的和平理念,也表達了對人類命運何去何從的深切歷史關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