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恢復大運河全線通水正當其時
http://www.CRNTT.com   2022-05-02 00:01:15


 
  現在的大運河從西元前5世紀開始修鑿,幾乎是與長城的修建同時起步的。隋煬帝時期疏通運河,隋煬帝對於大運河的形成居功至偉,堪與修建長城的秦始皇相媲美。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特別是元代以來,大運河不僅是最重要的“漕運通道”,而且是各地文化交流的橋樑。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方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19世紀後隨著海運的興起以及津浦鐵路的通車,大運河的作用便逐漸縮小。

  大運河與長城相比具有自己的特點,她是活的歷史。大運河綿延數千里,縱貫南北,構成獨特的自然風情。更重要的是,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文化的繁榮,大運河兩岸的北京、天津、徐州、揚州、無錫、蘇州、杭州等18個城市,大都是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歷史遺存星羅棋佈,流動的運河水孕育出了一道特色濃郁的線形文化景觀。所以,2014年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多年來各地水利和內河航運專家一再呼籲,早日恢復大運河全線通航。大運河黃河以北段沿線各縣市,如山東段的武成、夏津、臨清、冠縣、陽穀等縣市,雖然這些年來陸路交通也有很大發展,但促進作用並不顯著,許多地方仍處於相對落後狀態。那裡的人民對過去大運河給他們帶來的繁榮深深銘刻在心中,代代相傳、無法忘懷。顯而易見,發達的陸地交通並不能替代運河航運。

  即便從敬畏歷史、尊重歷史、賡續歷史文脈的角度來看,早日恢復大運河全線通航也是勢在必行的。大運河在歷史上也曾頻頻斷流,但勤勞智慧的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總是隨後再想方設法,恢復通航。而這次斷航的時間已經太久了,大運河若無法恢復通航,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也是完全不相吻合的。去年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段已先行一步,恢復通航。從這一意義而言,今年啟動大運河補水、確立恢復全線通航的目標是可說是正當其時。在實現全線通水目標後,期待早日恢復大運河的通航功能。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