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烏衝突暴露美新版代理人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22-04-08 10:03:38


  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日前表示,華盛頓計劃向烏克蘭提供火炮、海岸防禦系統等重型武器。這將完全改變美國之前僅提供單兵作戰武器的做法。有不少媒體評論認為,俄烏衝突的“代理人戰爭”色彩越來越濃。

  代理人戰爭,是大國為避免直接介入衝突,策動或支持代理方發動的戰爭,本質是大國謀求霸權的戰略工具。以這種形式展開對抗,作為策動的大國可以在極低成本消耗下,維繫盟友、鞏固軍事集團,重新劃分世界政治版圖,保持並擴張相應大國權力。作為世界頭號霸權國家,美國正是操弄代理人戰爭的老手。

  冷戰期間,美國四處點火不斷製造世界動蕩,在非洲、亞洲、中南美洲,各處熱點衝突都有代理人戰爭的全套屬性特征。這一時期,美國尚能保持遠離歐洲核心區域的心理默契,僅僅把第三世界“邊緣國家”當作爭權奪利的主戰場。此次俄烏衝突,美國槍口不再對著發展中國家,而是不惜犧牲自己歐洲盟友的安全利益,直接在俄羅斯這個核大國的家門口放火澆油。這是一種跨越紅線的危險行為,顯示出美國的霸權圖謀並未隨著實力衰弱而有所收斂,相反卻積極尋找軍事冒險新形式,既可遏制戰略對手,又能鞏固盟友陣營;既主導衝突進程,又無需承擔後果責任。十分不幸,烏克蘭恰好成為美國這種嘗試的試驗區。

  本輪俄烏衝突,有著深刻複雜的歷史經緯和現實因素,美西方深度介入是其中一條重要線索脈絡。烏克蘭被美國學者布熱津斯基稱為“地緣戰略支軸”,在美國政府看來更是遏制俄羅斯的有效戰略抓手。只是美國並不願意親自下場施展拳腳,而是找到了一個更為有效的辦法。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通過鼓動“顔色革命”、導演“廣場革命”、扶植親美政權、組織軍援軍訓,及放任私人安保公司直接參與頓巴斯衝突等手段,插手並積極誘導俄烏矛盾走向。2021年1月,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進一步鼓動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同年3月,烏政府在美支持下,增加軍事戰略對抗性,在盧甘斯克和頓涅斯克地區加大軍事攻擊;與此同時,北約以“歐洲防衛”“堅定捍衛者”等系列大規模聯合軍演配合烏克蘭動作,進一步對俄施壓,引發俄激烈反彈,最終導致俄啟動“特別軍事行動”。

  美挑動俄烏矛盾,讓烏克蘭成為自己“反俄代理人”的成本投入並不算多。代理人戰爭的預期收益直接體現在軍事安全層面,需要前期大量軍事資源投入。2014年以來,美國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彈藥、派出軍事顧問、提供作戰訓練,不斷通過提升軍事能力,刺激烏克蘭冒險意願。過去8年美軍派出十多支旅級戰鬥隊的成員輪番進入烏克蘭,從體能訓練到戰術攻防,從指揮控制到網絡對抗,外加特種戰、心理戰、生化戰,對烏軍實施一對一全套培訓,僅有22萬人的烏克蘭陸軍所有戰鬥部隊基本都受訓一遍。

  實際上,美國牢牢抓住這個代理人並為其實體賦能,除了捎帶練習向歐洲投送兵力外,些許本錢足矣。據統計,自2015財年開始,美對烏軍事援助年均2.3億美元以上;2019年後升到3億美元以上。而美軍在阿富汗僅2019年一年就開銷48億美元,兩相比較,找代理人非常划算。而且這種方式的隱性好處在於,它永遠不會成為美國“流血的傷口”,反倒會成為一個吸血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