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融數字化轉型積厚成勢
http://www.CRNTT.com   2022-04-06 08:38:46


 
  如何提升服務效率和體驗,讓金融“有溫度”?“如果老人年齡超過55歲,當他註冊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時,系統會自動推薦‘老年版’,服務界面不僅字號大,還有語音識別功能,產品貨架也是定制款。”中國銀行行長劉金說,希望借助金融科技,讓手機銀行界面友好、功能豐富、數據安全、便捷使用,切實惠民。

  如何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目前,微眾銀行每個賬戶的運維成本已降至2.2元,不到國內外同業的十分之一,銀行的運營成本降低了,能夠為實體經濟讓利騰挪出更多空間。”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介紹,通過自主創新,該行已擁有國內首個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可支撐億量級客戶和高並發交易,上線至今實現了“24×365”無間斷運轉,服務超3億客戶,單日交易峰值超7.7億筆。

  “接下來,工商銀行將把數字化轉型作為引領改革創新的‘總抓手’,重點從數字生態、數字資產、數字技術、數字基建、數字基因五個方面布局。”張文武說,首先要做活數字生態運營,為此,該行將在政務、產業、生活、普惠等重點領域加大創新力度,更好地滿足企業、居民的線上化、生態化、智能化金融需求。

  保障數據安全和隱私

  在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不可回避——如何有序推動數據共享、綜合應用。但這裡有一對矛盾:信息安全保障與數據開放共享。

  “隱私計算正在成為解決以上矛盾的重要技術路徑。”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楊強表示,其中以聯邦學習為代表。所謂聯邦學習,指的是一種機器學習技術。該技術可在不交換數據樣本的情況下,在多個分散的邊緣設備或服務器上訓練算法。相較於傳統的數據授權、數據傳輸模式,聯邦學習能夠更好地滿足隱私保護要求,目前已在風險控制等金融場景中有所應用。

  記者獲悉,隨著金融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已有多家商業銀行開始布局隱私計算方面業務。但是,由於隱私計算產品的市場監管尚不完備,其大規模應用還需時日。

  根據《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要求,接下來要聚焦金融科技應用的前沿問題和主要瓶頸,實行“揭榜掛帥”“賽馬”機制,通過行業組織、孵化平台、專項合作等方式,加大關鍵軟硬件技術的應用攻關。

  從業務操作層面看,還要切實做好數據安全保護,避免數據被過度收集、誤用、濫用。央行上述負責人表示,金融機構要明確原始數據、衍生數據的收集目的、加工方式、使用範圍,確保在用戶充分知情、明確授權的前提下,規範開展數據的收集與使用工作。

  一方面,可探索運用匿蹤查詢、去標記化、可信執行環境等技術手段,嚴防數據逆向追蹤、隱私洩露、數據篡改與不當使用,依法依規保護數據主體隱私權不受侵害。

  另一方面,建立“歷史數據安全清理機制”,及時删除、銷毀超出保存期限的用戶數據,同時,定期開展數據的可恢復性驗證,確保數據無法還原。“如果必須要把數據作為樣本保存,那麼金融機構要在經用戶同意後對數據進行去標識化處理,然後將其移入非生產數據庫保存,確保用戶的隱私信息不被直接或間接識別,切實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該負責人說。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