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策解讀:全面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4-02 12:55:53


 
  第三,注重提高中西醫結合診療水平,推動中醫藥與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中西醫並重是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之一,也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顯著特征和優勢,《規劃》中不僅多舉措彰顯中醫藥在醫療和健康服務中的特色優勢,更是首次將“提高中西醫結合水平”單列一節,通過建機制、建高地、推協作,打造一批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旗艦”科室,開展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慢性病等中西醫聯合攻關,推出一批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或專家共識,並引導專科醫院、傳染病醫院、婦幼保健機構規範建設中醫臨床科室、中藥房,普遍開展中醫藥服務,構建中西醫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同時,注重加強中西醫結合各層次人才的培養,從院校教育、繼續教育、學科建設等方面多措並舉,落實西醫學習中醫制度,實施西醫學習中醫人才專項,培養一批高水平的中西醫結合人才,為中西醫結合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第四,注重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各類人才,夯實發展根基。

  人才是發展第一要素,新時期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更需要高素質人才的引領與支撐。高層次人才不足、基層人才短缺、結構分布不均衡仍是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環節,“十四五”時期是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中醫藥人才及後備力量。《規劃》不僅在醫教協同深入院校教育改革中謀篇布局,更加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岐黃工程),一是開展以“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表彰獎勵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計劃,做強領軍人才、優秀人才、骨幹人才梯次銜接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二是按照“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要求,開展以“基層中醫藥人才培訓”和“革命老區中醫藥人才振興”為抓手的基層人才計劃,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三是以高水平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臨床教學基地能力和傳承工作室建設為立足點,實施人才平台建設計劃,推動構建立體化、高素質的各類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夯實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根基。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規劃》為新時代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導航!中醫藥步入了發展的春天,讓我們乘勢而為,馭勢而贏,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中醫藥人的貢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