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發展格局的歷史邏輯及其對廣東的現實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22-04-01 09:29:19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十個明確”中的重要內容,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歷史邏輯是我們探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歷史的一個視角。回顧我國經濟發展格局的歷史演化,從歷史脈絡中梳理出經濟循環的宏觀運行機制,有助於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認識,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提供現實啟示。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格局的歷史變遷

  新中國成立後,黨在領導人民開展建設、改革和奮進新時代的偉大事業中,根據不同階段經濟發展的要素禀賦和規模不同,不斷調整經濟內外循環的比例,形成了適應不同歷史階段的經濟發展格局。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大致經歷了從“相對單一的內循環”轉向“內循環為主與極其有限的外循環並存”的發展階段,從“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轉向“以外循環為主內循環為輔的全面開放”的發展階段,從“內循環和外循環並列”轉向“以內循環為主的高水平制度開放”的發展階段。

  1949年至1978年,我國經濟循環體系逐步從“相對單一的內循環主導”轉向“內循環為主與極其有限的國際循環並存”。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發展主要是學習蘇聯模式。隨著蘇聯對我國援建“156項目”、中央順利實施3個五年計劃以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十年探索,我國建立了相對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20世紀60年代,中央作出加快“三線建設”的重大戰略,將經濟建設的重點從東部沿海轉移向經濟基礎薄弱、交通不便、現代化工業稀少的西部地區,由此形成了政府為主導、以內循環工業化為主的經濟循環體系。1971年,隨著我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和中美關係正常化,一個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與中國建交的高潮出現了。1973年1月,國家計委向國務院建議“今後三五年內引進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這就是後來被稱為“四三方案”的引進工程,該方案是對原有的“三線建設”經濟格局的調整,外循環初步出現。1972年以前的單一內循環工業化忽視了沿海地區的發展,導致產業結構比例失調,壓抑了國民收入和居民消費水平的增長。1972年後,因實行集外貿經營與管理為一體、政企不分、統負盈虧的外貿體制,外貿發展水平低下,外循環極其有限。1978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僅排在世界第29位,對外經濟依存度僅為9.74%。

  1978年至2006年,我國經濟循環體系逐步從“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轉向“以外循環為主內循環為輔的全面開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決定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一大二公”的單一所有制結構進行改革,將以內循環為主導的模式轉向“內外互動”的經濟發展格局。經濟體制改革是推進改革開放的關鍵環節。在農村,通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的釋放,城市工業化獲得了充裕的剩餘勞動力和物質支撐。1983年中央1號文件和1984年中央1號、4號文件,提出大力發展農村商品經濟,於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1989年,鄉鎮企業總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比重上升到60%。鄉鎮企業的高速發展促使“城鄉內循環良性互動”發展格局得以形成。隨著經濟特區、沿海城市的開放、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設立以及外貿經營權的下放,我國有效嵌入了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形成了資源市場“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國際大循環”格局,沿海地區成為“世界工廠”。1988年2月,黨中央作出沿海地區實施“國際大循環”戰略部署。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精辟地闡述了計劃和市場的關係問題,為黨的十四大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奠定了基調。隨後,我國成功應對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逐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融入經濟全球化中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01年後,中國進出口總額以每年3000億美元以上的數量增長。世紀之交中央提出實施對外開放“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到2006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依存度從1978年的9.7%上升到64%以上,中國出口額占全球比重躍居世界第三位,外循環在經濟發展格局中占主導。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使我國實現了飛速發展,但也導致了國民經濟高度依賴外部,發展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不足。

  2006年至2021年,我國經濟循環體系逐步從“內循環和外循環並列”轉向“以內循環為主的高水平制度開放”。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生產模式已難以為繼。黨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更加突出“內需”帶動經濟循環的作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將單一的國際大循環格局的弊端進一步暴露。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央出台了“四萬億”財政投資計劃,以擴大內需轉向國內循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對國內產能嚴重過剩和金融杠杆率持續高位運行,中央實施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真正啟動內需、實現高質量發展尋求新路徑。與此同時,中央在經濟發展的生產端和消費端不斷推出重大戰略,先後實施了“一帶一路”倡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等,極大地消化了國內過剩產能,促進了國內供需平衡。這一時期,我國外貿依存度大幅下降,從2006年的64.2%下降到2019年的31.9%,但依然高於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的20%,經濟抗風險的韌性不足。2020年5月14日,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逆全球化思潮的盛行以及國內消費不足的嚴峻形勢,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全面部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再次對構建發展格局進行了確認。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國際“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格局深度演變的必然要求。從需求潛力來看,中國擁有中等收入群體4億人,至2021年,消費已連續8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從供給能力來看,我國擁有1.5億戶市場主體,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強大科技實力以及持續提升的宏觀經濟治理能力。因此,我們有條件發揮好大國經濟縱深廣闊的規模集聚優勢,高水平地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