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扛穩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重任
http://www.CRNTT.com   2022-03-30 08:37:34


 
  其次,要實現各類食物的供求平衡。從供熱供能的功能視角審視,重要農產品之間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性。由於耕地面積和可用國土有限,需要處理好糧食和其他重要農產品可能存在的生產空間競爭問題,需要避免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的供給大幅波動,妥善化解重要農產品在產業低谷時期的非理性去產能難題。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糧食安全才更有保障。

  最後,不能只盯著向耕地要食物。中國山水田林湖草沙資源十分豐富,要從耕地資源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除了向耕地要食物外,也要向草原、森林、江河湖海、設施農業要食物;還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利用生物科技,向生物產業要熱量要蛋白。總之,要全方位多渠道挖掘食物供給潛力。

  多措並舉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

  文章提出,一是壓實地方黨政的穩糧保供責任,實施與國土資源匹配的精准考核。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即使是主銷區,也要像主產區和產銷平衡區那樣,千方百計保糧食播種面積,殫精竭慮保糧食產量;推進重要農產品安全責任考核,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提升大豆和油料產能,確保“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

  二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藏糧於技”謀食物資源。立足地方特色資源,發展特色農業,抓好重要農產品的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緊盯市場需求,延伸產業鏈、拓展功能鏈、提升價值鏈、做強供應鏈;推進農業科技攻關,向科技要多樣化食物,用科技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

  三是健全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提高各類主體種糧積極性。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優化糧食產區和銷區合作機制,決不能讓產糧區抓糧吃虧;適當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加大種糧農民補貼力度,推廣普及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切實讓各類主體種糧有利可圖。

  四是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提升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把耕地保有量和農田保有任務足額帶位置下達落實,實行剛性考核和終身追責;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改造中低產土地,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和管控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統籌深挖山水田林湖草沙資源,提升各類食物有效供給能力。

  五是加強重要農產品供應鏈監測預警,扛好重要農產品保供責任。在重要農產品保供領域落實“四個優先”,構築各類食物生產的要素集聚平台;防範應對農業重大自然災害,動態監測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的穩定性;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不斷開創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新局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