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中美綠色低碳合作有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2-05-27 00:14:33


 
  國際上碳中和的眾多政策利好,加上持續的技術進步,使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優勢進一步得到提升,部分國家已提前實現碳達峰。在全球範圍內,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率先實現了碳達峰,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大約40%,其中大部分為發達經濟體。在2021年全球碳排放排名靠前的國家中,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巴西、韓國、印尼等都已實現了碳達峰,南美的蘇里南和亞洲的不丹已分別在2014年和2018年進入負排放,較早實現了碳中和的目標。在傳統化石能源繼續清潔化利用的同時,國際上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和裝機都進入快速發展。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新增裝機約為256GW,已占全球淨增發電裝機容量的83%,並且已連續六年保持50%以上的份額。在2020年的全球電力構成中,可再生能源已經達到29%的歷史最高水平。①國際能源署在2021年5月發布的《2050淨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中提到,預計到2050年,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將從目前的近80%下降到20%左右,屆時全球能源需求中約9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風能和太陽能占將近70%。②

  在碳中和目標期限上,目前各國普遍將目標設定在2050年左右,包括美國、歐盟中的法國、德國、西班牙、愛爾蘭、丹麥、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國家,以及英國、瑞士、加拿大、南非、智利、新西蘭、韓國等國家。部分國家計劃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更早,如烏拉圭(2030)、芬蘭(2035)、奧地利(2040)、冰島(2040)、瑞典(2045)。2021年7月,歐盟提出旨在落實“歐盟綠色新政”的“減碳55計劃”(Fit for 55),其中包括擴大歐盟碳交易市場、徵收“碳邊境調節稅”、擴大可再生能源比例、停止銷售燃油車、徵收航空燃油稅等多項全新法案。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都將致力於碳達峰和碳中和,推動能源和經濟低碳轉型,以實現可持續和綠色發展。

  二、中美兩國都致力於早日實現碳中和

  隨著全球環境和氣候問題的不斷升溫,國際社會越來越認識到,因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而導致的全球環境惡化和氣候變化將直接關係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若不加以解決,將有可能演變為人類的共同災難。赫德利·布爾認為,一個合理的國際體系要得以保持下去,就必須要求人們在環境治理問題上達成一致的共識。③克里斯托弗·希爾也指出,生態問題已成為國內和國際政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環境因素對國際政治造成的破壞性影響不會小於災難預言者想象的災難性變化。④ 冷戰結束以來各種非傳統安全因素凸顯,使國際安全的內涵不斷擴大。當今的國際安全是軍事安全、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和環境安全有機結合的“綜合安全”,其中,環境安全是基礎,經濟安全是核心,軍事安全是保障,政治安全是重點。⑤人們已普遍認識到大規模的化石能源利用會威脅環境安全,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變化等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