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特質與世界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2-03-25 17:19:12


 

  堅持並聯式叠加發展。儘管現代化不只是工業化和經濟發展,但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無疑是現代化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基礎支撐。從世界範圍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後發國家,通過工業化驅動現代化都是必然的路徑選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第一個五年計劃的156項重點工程,到改革開放以來推進新型工業化,工業化始終是我國現代化的主要基礎和動力。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這是對現代化理論的一個重大創新,表明我們黨對現代化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認識愈益清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後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叠加發展的。”並聯式叠加發展的現代化思想和實踐,帶來了我國生產力大發展。1952年,我國GDP僅為679.1億元,人均GDP僅為119元;2021年我國GDP突破11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改革開放以來,在1978年到2020年的42年裡,我國GDP年均增速達到9.2%。一個在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基礎上起步的發展中國家,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實現如此持續穩定的快速發展,無疑是世界現代化史上的一個奇跡。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世界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證明: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發展中國家要堅定自己的現代化目標,結合本國國情積極探索自己的現代化道路。落後的發展現狀與發展願景之間的巨大差距,只應作為推進國家現代化的強烈意願和動力源泉,絕不應成為放棄獨立自主的理由。發展中國家將強烈的現代化意願轉化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效果,需要有一個堅強有力、能夠始終代表人民利益的執政黨。在這樣的執政黨領導下,才能在長期趕超過程中始終凝聚人民共識、代表人民利益,鍥而不舍地追求現代化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