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京味故事講中國“老理兒”
http://www.CRNTT.com   2022-03-23 17:18:19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京味電視劇,從上世紀的《四世同堂》《渴望》,到後來的《正陽門下小女人》《情滿四合院》,再到新近這部《鼓樓外》,可以說是一脈相承。不僅表現了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之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同時還傳達著各種流淌在血脈裡的中國人做人做事的“老理兒”,諸如“人窮志不短”“士可殺不可辱”“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等。也許是因為北京有幾百年都城史,長期以來都是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凝聚了中華民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種種特色,所以在京味中人們看到的是中華文化的“精魂”,是中國人內在的那種浩然正氣,是中國人言行之間的那種“範兒”。這也正是京味電視劇一直具有濃厚文化底蘊並引起廣大觀眾廣泛共鳴的重要原因。當下播出的這部《鼓樓外》,同樣是京味文化譜系的一部分,它依然用一群胡同裡的北京人講述著北京人的“老理兒”、中國人的“老理兒”:誠當先、和為貴。

  《鼓樓外》是《正陽門下小女人》《情滿四合院》的編劇王之理的又一部京味劇力作,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他的“京味三部曲”,都講了中國文化的“老理兒”。三部劇的熱播都表明,越簡單的道理往往越需要跨過萬水千山才能獲得。《鼓樓外》從木匠師傅易大船對徒弟的考試開始,呈現了師兄弟四人的性格底色,也拉開了圍繞師父孫女易小船的感情“較量”。之後,尹東義爭風吃醋誤把大師兄於鐘聲送進了監獄,於鐘聲出獄之後對尹東義“討回說法”。幾個家庭、幾對戀人、老老少少,都被攪進了這場恩怨中。最終,在於鐘聲的努力下,師門大家庭原諒了尹東義的過去,讓他迷途知返;鐘聲與小船則在翻山越嶺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在師父“責人先責己、恕己先恕人”的教誨中,該劇完成了對“和為貴”這個“老理兒”的升華。於鐘聲和尹東義作為“老理兒”的正反面,證明了“用心於正,一振而群綱舉;用心於詐,百補而千穴敗”。“老理兒”常講常新,這也正是《鼓樓外》這類京味電視劇的文化價值,是觀眾心領神會的意義所在。

  在創作上,《鼓樓外》可以說是一部技術熟練的大眾情節劇。從一開始的師徒“考試”到隨後的塌房事故,就用“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強情節拉開了全劇的衝突性和戲劇性。於鐘聲父親死亡引發了家庭矛盾,小船的意外懷孕並私自生下鐘聲孩子帶來的複雜關係,鐘聲與小船之間愛情的陰差陽錯,尹東義的陽奉陰違、陰招迭出,還有各種有錢“老板”的蠻橫介入,都成為電視劇戲劇衝突的推動力。這種強情節的模式,雖然多少影響到一些作品的現實主義質感,但是卻比較充分地完成了影視藝術“寓教於樂”的使命。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