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責任制護田 數字化管地
http://www.CRNTT.com   2022-03-16 16:58:57


 

  富陽區富春街道宵井村有2000多畝高標準農田。在這裡,村黨委書記、總田長賴新明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如何通過科技手段來巡查——打開“耕地我來保”應用,能看到一段時間內村內耕地的區域圖,通過比對基礎信息,就能查看是否存在耕地被占用的情況。

  “瞧,每寸耕地位置都清清楚楚,有沒有違規,一對比就知道。”賴新明說,過去耕地範圍、精確位置等基礎信息分散在各類圖紙上,想要檢查、對比可沒這麼方便。

  “耕地我來保”是杭州市開發的數字化耕地保護平台,結合全市“空間智治”數字化改革打造耕地監管場景,實現了全域智慧監管和精確治理。

  “應用集成了‘一庫、一圖、一朵雲、一系統’,建有影像地圖、空間框架、行政區劃、耕地、永久基本農田、相關規劃六大類專題數據庫。一句話,實現了地上田長實地查、衛星遙感‘天上看’、視頻監控‘實時看’。”富陽區城區規劃和自然資源所所長朱鐘飛說。

  借助“耕地我來保”,群眾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目前這款手機應用已具備搜索查詢、定位顯示、拍照舉證、輔助決策、外業核查、法規政策、耕地圖集、永久基本農田占補信息顯示等八大功能。

  “當遇到違規占用和破壞耕地的情況,大家都可以拍照舉證。結合衛星遙感影像和現場探測設備,工作人員就能實現智能分析預警,構建起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的常態化智慧監管機制。”朱鐘飛說。

  農田如何變良田?

  集中連片整治,耕地“進出平衡”,嚴防“占優補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