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天津現代都市型農業“種”出新高度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3:32:41


 
  眼下,劉曉君新建的50多個高標準溫室大棚,全部用於水培菜種植,其中意大利生菜、奶油生菜都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公司年營收超過4000萬元,其中6成都來自水培菜項目。

  “過去我爸幹農業,每天都得‘彎腰撅腚’做農活。現在我們是工廠式上班,不僅自己直起了腰板,農產品也直起了腰板!”劉曉君打趣道。

  眼下在天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念“空間經”,端起了設施農業的“金飯碗”。

  走進天津濱海國際花卉科技園區,儼然一個“智能花房”。從調光到控溫,從育種到培植,從空間到地面,都是智能控制。花盆下潮湧而起、又隨聲而落的潮汐澆灌法,讓每一滴水都得到循環使用。

  園區內工人一個個身穿短袖,正打包著一盆盆“寶蓮燈”——花朵如倒掛的燈籠,顔色從淺粉到深紅,煞是嬌艶喜慶。“我們從國外引進這種高檔花卉,經過努力,終於掌握了成熟的栽培技術,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天津市東信國際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建軍說,這種產品遠銷多個地方,一到春節更是供不應求。

  “科學、高效利用空間,讓土地長出‘美麗經濟’。”鄭建軍談到了種花的初心。

  20世紀90年代,國內花卉品種多而不優,很多高端花卉品種都是國外壟斷。公司的同事們毅然踏上“踏花尋美”之路,經過不斷引進、試種、推廣,最終選定了一批名特花卉,作為他們心中美的“代名詞”。

  “市場容易審美疲勞,需要不斷開發新奇的品種才能緊緊抓住消費者。”鄭建軍說,除了紅掌、寶蓮燈、麗格海棠,還有觀賞竹芋、馬蹄蓮等十多個品種,在花卉科技園區內爭相綻放,去年公司實現營收上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