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公報社評:香港不缺錢,缺迎難而上!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0:39:10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據大公報評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表示,香港沒有跟隨深圳在短期內落實三次全民檢測的能力,但中央和深圳繼續確保對香港生活和抗疫物資的供應,援港人手亦陸續抵港,她對此表示感謝。其實對特區政府來說,感謝內地無私支援是應該的,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切實做好抗疫工作。絕不能“躺在”中央支持之上,給人等、靠、要的感覺。只有堅定負起抗疫主體責任,迎難而上,積極作為,才能早日打贏這場疫戰!

  內地疫情形勢近日吃緊,確診數字為近兩年來的新高,這與香港第五波疫情失控有直接關係,內地不少確診個案就是由香港輸入。為穩控疫情,深圳等地實施全民檢測,其間按下“暫停鍵”,造成巨大損失。但即便如此,依然保障對港物資供應不受影響。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近日強調,要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抗疫和保障香港物資供應,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因時因勢優化抗疫聯防機制,持續拓展物資供應渠道,提升通關效率,為確保香港市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香港社會大局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患難見真情!內地各省市在本身抗疫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是保障對香港的援助、支持香港的抗疫工作。昨日,75名來自廣東的醫護人員抵港,他們來自呼吸內科、腎內科、心血管內科等與老年患者救治密切相關的科室,都是富有經驗的精兵強將。另外,一批約300人的醫療團隊也會於本周內來港參與有關工作。這些援港人員,放下當地的抗疫工作,甘願“拋家棄子”來港,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協助香港盡快穩控疫情。

  “香港有求,祖國必應”、“要人有人,要物資有物資”,充分體現了中央和全國人民對香港的關愛,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優勢,更體現了一家人血濃於水的親情。但是,香港抗疫,抗疫的主體責任必須要由特區政府來承擔。絕不能出現一切靠中央、一切等待中央的懶惰心態,如果“躺在”中央的“有求必應”上不作為,這不是合格的愛國愛港管治者。

  香港是全國最富裕的城市,醫療資源同樣是全國最好的,且不說香港為國家抗疫分憂,至少香港要管好自己的事、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不能成為國家的負擔,不能成為國家抗疫的軟肋和缺口,特區政府及香港社會必須要有這樣的自覺和大局觀。如果事事依靠中央,碰到困難就指望內地出手,香港只會變成“永遠長不大的巨嬰”。
<nextpage>
  有人說,香港抗疫不缺錢,但缺人手。其實,現實愈來愈讓人感到,香港既不缺錢,也不缺人手,缺的是責任感,缺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情懷。一方面,大量確診者居家隔離,亟須抗疫物資,另一方面,大量物資封存在倉庫裡,未能物盡其用;一方面,內地抗疫專家、醫護人員、護工南下馳援絡繹不絕,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公務員仍居家“工作”,或者還在為是否參與前線抗疫講條件,這不是打仗,是打工!

  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抗疫,通過大量具體行動體現出來,並不是一句空話。特區政府若真的把抗疫當成頭等大事,就要付諸實際行動,要讓市民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愛國者治港需具備“五有”:有情懷、有格局、有擔當、有本領、有作為。中央對港有求必應,香港更須努力自強,要爭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