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汽車家電下鄉宜“三結合”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09:18:29


  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要“開展農村家電更新行動、實施家具家裝下鄉補貼和新一輪汽車下鄉,促進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王青文章分析,家電、汽車下鄉政策不是中國政策工具箱中的新政策工具。10多年前,國家曾實施過家電和汽車下鄉政策。2008年12月開始,國家實施了為期3年多的家電下鄉政策;2009年1月開始,也實施了為期近2年的汽車下鄉政策。相關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生產企業和消費市場造成的衝擊,這些政策也在拉動消費、帶動生產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不過,與10多年前相比,新一輪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政策,在消費背景和條件上都有了明顯變化。中國鄉村居民消費已經從消費品類的擴展,逐步轉向消費品質的提升,從主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日益轉變為實現“好不好”的訴求。以家電為例,2020年中國使用年限超過9年的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總計有3.3億台,分別占到相應產品保有量的11%、21%、9%和20%,鄉村地區相對於大中城市比例更高,已進入規模化更新換代的窗口期,家電消費升級潛力巨大。

  新一輪家電和汽車下鄉政策的著力點,不是為了簡單地擴大消費增量,更不是為了消化現有庫存產品,而是緊緊對接當前市場增長潛力最大的更新置換需求。這體現出存量優化和增量擴張的並重,擴大消費、綠色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兼顧,更大程度發揮政策對消費市場的杠杆作用。

  文章指出,讓新一輪家電和汽車下鄉政策取得預期目標,需要有新思路和新手段,宜突出“三個結合”。

  首先,要結合有關堵點和短板,有效擴大和更好滿足鄉村居民消費。對於家電和汽車消費,不能僅關注把商品銷售出去,要更多針對鄉村地區交通、互聯網、充電加油、維修保養、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和服務的短板瓶頸,出台相應配套扶持政策,從長期上、根本上提升鄉村家電和汽車消費體驗及購買意願,把消費潛力變為實際需求。

  其次,要結合鄉村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新要求。在當前,鄉村消費市場已不再簡單是城市消費體系梯級輻射的對象,其呈現出有別於城市消費的新特點、新趨勢、新需求。應更多把品牌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產品推廣到農村地區,開發推出適應鄉村消費特點和需求的下鄉產品。

  再次,要結合擴大綠色消費的大方向。在新一輪家電和汽車下鄉過程中,應倡導綠色健康、簡約適度的新風尚;抓住家電和汽車更新置換的窗口期,加大對低碳、節能、環保產品的補貼力度,同時探索實踐從購買環節延伸到電費油費、充電樁建設、汽車保險以及信貸消費利率等方面。

  此外,還應做到“四個避免”。一是避免成為消化庫存產品和中低端產品的“洩洪區”。這不僅與促進鄉村居民消費升級和綠色發展的初衷明顯不符,而且容易對後期市場形成透支,甚至影響和延緩低端無效產能的市場出清。二是避免形成地方保護的“自家田”。特別是在有地方配套補貼的情況下,杜絕在領取補貼上存在或明或暗的各種前置條件,特別是以購買本地產品為前提,或者制定本地區下鄉產品“小目錄”。須切實維護全國統一市場,維護公平透明競爭秩序。三是避免出現廠商主導的“獨角戲”。應探索消費券、代金券、打折券等靈活多樣補貼方式,由消費者在市場上自主選擇產品,在支付結算環節直接扣除,充分保障需方(消費者)和供方(廠商)的共同利益,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和消費者自主選擇權。四是避免鄉村消費者吃“啞巴虧”。要加強對下鄉產品質量、宣傳推介、售後服務的全流程、全周期、全鏈條監督管理,開辟下鄉產品專門的投訴通道,切實加強鄉村消費者特別是弱勢消費群體的權益保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