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重點任務劃定 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17:09:43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全面激活縣域經濟活力 持續精准補短板強弱項

  重點任務劃定 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

  2022年,我國將進一步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充分發揮新型城鎮化對促進居民消費、拉動有效投資的積極作用。《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2022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已基本劃定。今年將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不斷提高落戶便利度。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快覆蓋常住人口,以新生代農民工為重點推動參保擴面。同時,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支持一批條件較好的縣城加快發展,持續精准補短板強弱項。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數據顯示,2021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6.7%,分別比上年提高0.83和1.3個百分點,兩個城鎮化率差距進一步縮小。同時,城鄉收入也有縮小之勢,城鄉居民收入比從上一年的2.56進一步降至2.5。

  “當前,我國城鎮化仍處於快速發展的中後期。”一位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雖然城鎮化進程將在未來幾年迎來換擋,但其內部動力仍然強勁,蘊含著巨大內需潛力和強大發展動能。

  “從經濟發展角度來看,結構變動是最重要的增長動力來源,我國的新型城鎮化恰好是城鄉結構變化、工農結構變化最集中的一個體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抓好新型城鎮化,對於持續釋放中國經濟中長期的高成長能力至關重要。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列入今年工作重點之一。其中,以“人”為核心被擺在重要位置。記者獲悉,相關部門將重點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拓寬在城市穩定就業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落戶渠道。

  同時,隨著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一系列服務設施也將加快完善。據悉,今年,相關部門將著力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快覆蓋常住人口,重點在新生代農民工參保擴面、隨遷子女義務教育、農民工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等方面完善相關政策安排,今年開展農民工補貼性培訓600萬人次以上。

  此外,記者了解到,相比過去著力推動中心城市,今年將著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增強綜合承載能力,健全公共設施體系。支持一批條件較好的縣城加快發展,持續精准補短板強弱項,更好滿足農民到縣城的就業安家需要。加強邊境地區城鎮建設。繼續推動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

  “縣——上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下聯鄉村振興主陣地和城鎮建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載體和主要支撐。”在湖北省日前召開的縣(市、區)委書記工作交流會上,湖北省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湖北省情看,縣域經濟不強是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抓好縣城建設、抓好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就抓住了縣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矛盾。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河南、廣東、重慶等多地已作出具體安排。例如,“重點圍繞公共服務設施和產業培育設施等補短板強弱項,安排

  建設任務193項,總投資規模487億元,近期重點推進醫療應急物資儲備庫、康復養老中心、美術館、檔案館及博物院等示範項目建設。”日前印發的《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對河南蘭考在縣域補短板強弱項方面作出如此安排。

  《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也圍繞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等方面,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農村人口向城鎮的遷移和聚集是城鎮化最鮮明的特征。縣作為與農村保持著最密切聯繫的地方可以承擔大量農業轉移人口,其不僅具有經濟成本低的特點,而且所受的戶籍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約束較少,接納水平更高。此外,縣也是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時,與其就業能力、受教育水平以及生活環境最相宜的過渡空間。

  張立群表示,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我國基層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步伐將全面加快,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環境會不斷完善,就業機會將持續較快增加,城鎮人口也會持續較快增長。這些也將通過其對投資和消費需求的拉動,帶動強大國內市場持續回暖,克服需求收縮約束,促進經濟增長能力加快釋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