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工業互聯網+雙碳”實施方案醞釀待出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15:53:32


 
  資金加碼支持企業綠色改造

  在政策體系持續完善的同時,企業也在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賦能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在安徽,“5G+工業互聯網”給海螺水泥帶來了“灰色製造”轉向“綠色智造”的變革。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工廠依托“5G+工業互聯網”建立最優的能效模型及評價指標,關鍵生產工藝能耗、碳排放實現數字化監控,通過源頭上“踩油門”和過程中“精打細算”,節約電力4億千瓦時、二氧化碳減排近75萬噸、污染物減排3萬噸。

  不止水泥生產,在電力、鋼鐵、石化等傳統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成為節能降碳增效的新驅動。天津鋼鐵集團通過工業互聯網平台技術建設超低排放信息化系統,全年噸鋼綜合電耗、水耗同比降低14.37%和12.61%。中國石化形成一套基於工業互聯網的石油化工企業整體解決方案,預計到2030年燃料消耗可節省5%,到2050年可節省14%。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工業綠色轉型步伐加快。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了77.5%,是近年來較高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的能耗同比下降5.6%。

  但也要看到我國大部分工業企業數字化水平亟待提升。“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水平較低,超過55%的企業尚未完成基礎的設備數字化改造,亟待提升能源能耗管理及碳排放數據采集、監管水平。”魯春叢說。

  值得關注的是,從部委到地方將進一步加大對企業數字化、綠色化改造的資金支持。工信部明確,將鼓勵支持企業加大投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數字化、綠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

  地方上也拿出“真金白銀”的政策激勵。例如內蒙古日前發布30條支持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支持綠色製造示範,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等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江蘇宿遷市近日設立智改數轉綠色化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總規模不超過5000萬元,對全市工業企業納入智改數轉綠色化項目融資增信,為企業提供低成本信貸支持。

  需提升中小企業轉型積極性

  在業內看來,推動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是一項長期、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穩妥、有序推動,特別是需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的積極性。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國際合作處處長、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副秘書長毛濤表示,一些企業在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工業綠色轉型尚存在顧慮,例如擔心數字化技術改造會增加企業成本,相關標準體系仍需進一步健全等。

  圍繞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魯春叢表示將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賦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綠色發展,按產業鏈梳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綠色化發展共性需求,開展標準宣貫、現場診斷和供需對接,引導企業參與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製造工程,提升企業數字化水平,降低企業零碳化發展成本。

  在優化服務上,魯春叢表示將推動建設“工業互聯網+雙碳”公共服務平台,高效配置政策、技術、數據、人才等要素資源,深化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應用服役、回收利用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打造綠色製造體系和服務體系。

  在資金支持方面,毛濤建議,需對項目建設進行必要的資金支持,並通過加大稅收減免、放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審批門檻等措施,形成基於市場的正向激勵。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