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積極財政政策下為何又要下調赤字率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10:04:06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今年赤字率下調至2.8%左右,並不意味著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特別是支出力度有所減弱。我國增加財政支出的來源具有廣泛性,並非僅依靠舉債。適當調低赤字率,有利於保持財政可持續,有利於穩預期、提信心。

  今年,赤字率擬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調。我國明確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積極”之下為何又要下調赤字率,引起廣泛關注。

  政府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時,就產生了赤字,而赤字率則為當年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赤字率都會受到熱議,原因在於債務政策是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工具,赤字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舉債、支出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國較大幅度提高赤字率,2020年、2021年分別為3.7%和3.1%。今年赤字率下調至2.8%左右,這是否意味著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特別是支出力度有所減弱?答案是否定的。雖然適當調低赤字率,但財政支出力度不減,而且通過優化支出結構、提升政策效能,更有力推動宏觀經濟穩定運行。

  適當調低赤字率,財政支出仍保持較高強度。面對經濟新的下行壓力和疫情持續影響,必須讓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積極”起來,其中重要措施就是保持適當支出強度。雖然赤字率水平有所下調,但由於“分母”也就是GDP在增長,赤字規模減少數額僅為2000億元。同時應看到,我國增加財政支出的來源具有廣泛性,並非僅依靠舉債。

  一是,今年預計我國財政收入繼續增長;二是,我國積極統籌各種財政資源,比如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可用財力明顯增加,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由此可見,雖然赤字率下調,支出規模非但不減而且較大幅度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

  適當調低赤字率,有利於保持財政可持續。赤字率是國際上衡量財政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把3%作為警戒線,關係著財政運行的風險與可持續性。居家過日子或者企業運營,過度舉債猶如寅吃卯糧,並非長久之計。對國家而言,高赤字率會形成沉重的債務負擔,影響經濟正常運行,容易積累風險甚至引發危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