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共話發展 共謀良策
http://www.CRNTT.com   2022-03-11 09:47:36


 

  楊忠岐委員

  保護森林、關注森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保護森林、關注森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楊忠岐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舉例說,通過穩步推進天然林保護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東北虎生存的森林生態環境得到恢復。

  截至目前,我國建成國家級森林城市194個。“去年我國又正式設立了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今後還將設立40多個國家公園,在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上邁出更大步伐。”楊忠岐說。

  馬蕭林委員

  讓文物“潮”起來“活”起來

  “文博人以更加開放的思維跨界合作,不斷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有效方式。”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說,深挖內涵,讓文物“潮”起來;創新表達,讓文物“活”起來;科技賦能,讓文物“動”起來。

  馬蕭林認為,“活”起來、“潮”起來的文物,體現了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物將不再是塵封的記憶,而是會變幻出更多鮮活的姿態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

  歐彥伶委員

  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發展動力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羅城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副縣長歐彥伶委員在“委員通道”上接受採訪時說,羅城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發展動力,2020年實現了整縣脫貧。

  “產業振興必須用足優勢,多方發力。”歐彥伶認為,要努力探索少數民族地區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發展密碼,能更有效地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