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財政政策如何支持中國經濟穩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22-03-07 15:57:21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據新京報報道,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財政部提請大會審查《關於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預算報告)。3月6日、7日,這份篇幅37頁的“國家賬本”在代表小組會議上接受代表們的審查。

  與政府工作報告一樣,預算報告也是每年兩會的重頭戲。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錢”的去向反映著新一年宏觀政策的發力點和國家的施政重點。

  特別是今年,新冠疫情進入第三年,中國經濟增速在經過前兩年的“一低一高”後,被期望在今年實現“軟著陸”,完成“GDP同比增長5.5%左右”的預期目標。然而外部環境嚴峻複雜,內部面臨“三重壓力”,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應該如何協同發力,政策工具箱裡還有哪些儲備,更受關注。

  新京報記者梳理了預算報告裡的“三增三減”,試圖以此明晰財政政策如何支持中國經濟“穩增長”。

  減退稅 增製造業、小微企業現金流

  減稅降費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市場主體紓困和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受益面最大的惠企政策。預算報告用將近一整頁的篇幅詳述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可見政策的“多”和“細”。

  預算報告提出,今年減稅退稅約2.5萬億元。減稅部分,延續實施部分減稅降費政策,並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範圍,預計減負約1萬億元。退稅部分,今年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預計規模為1.5萬億元。

  財政部部長劉昆在3月5日的兩會“部長通道”上表示,今年約2.5萬億元的減退稅規模為史上最高,並且減稅、退稅並舉,退稅部分相當於直接給市場主體發放了1.5萬億元的現金流,製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將是主要受益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