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入境檢疫改10天有風險?專家析看兩指標
http://www.CRNTT.com   2022-03-07 14:54:23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3月7日電/台灣今起縮短入境檢疫天數為10天,但國際疫情仍嚴峻,台灣是否能防範境外移入個案帶來的衝擊?專家認為,對於境外移入個案不應再拘泥於“確診數”,應詢問2個重要資訊“打疫苗了沒”?“是否曾經感染過”?來評估其風險。未來針對邊境鬆綁的評估,亦應以“群體免疫程度”為基準,群體免疫程度高的國家,可採取較寬鬆的檢疫措施。

  過去一周境外移入個案數仍維持在每天40到72例之間,今起開放縮短入境檢疫天數,是否會再為台灣疫情帶來衝擊?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認為,採漸進式開放是正確的,先從14天縮短為10天,不能一下子就完全開放,以近期境外移入人數來說,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量能還可以接受,而邊境鬆綁後確實需要密切注意,至少要觀察1個月,再考慮是否再縮短檢疫天數,不能一下子開放太多。

  黃高彬指出,韓國一天增加20多萬例病例創新高,而香港每天確診數破萬,尤其疫情從20幾家養老院擴散到500多家,追根溯源都和境外移入疫情有關。尤其香港因為醫療收治量能不足,近期準備蓋4個方艙醫院,但台灣沒有本錢承受這些,務必引以為戒。

  近期境外移入數仍多,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認為,不能單看個案數字高低,而是要了解兩個重要資訊:“打疫苗了沒”?“是否曾經感染過”?針對不同個案評估其對社區疫情的影響力多寡,無論是入境檢疫或隔離,時間太短恐造成社區感染,時間太長又可能占用過多醫療量能,需要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