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石獅市大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培榕表示,經濟困難時期,金融機構應慎重抽貸、斷貸。“任何一個能走過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中小企業,都經歷過風浪波折,有韌性和修復能力。遇到暫時困難,應當給他們一些緩衝時間。”他建議,可根據企業經營年限、征信、納稅等情況細分,用大數據篩選優質企業,促進企業與金融機構雙贏。
中小企業想融資,離不開良好的征信記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京奧港集團董事長王子華認為,在民營企業征信修復、資產追討等問題上,亟需落實最高法相關解釋。
對那些長期經營良好、暫時陷入財務糾紛的企業,可考慮區別對待,盡量不搞一刀切。“能多保一個企業盡量保。”王子華委員說,這也是落實國家“六穩”“六保”政策的具體要求。
依法治企穩定預期
“法治環境是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全國人大代表、甘肅工商聯副主席王剛對此深有感觸。2021年12月,甘肅省出台《關於省工商聯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有關營商環境問題線索的工作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確了問題線索的移送、接收、辦理和反饋渠道,確保影響營商環境的問題線索能及時處置。“這是前所未有的創新,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強有力保障。”王剛代表說。
類似的基層實踐在神州大地不斷湧現,顯著改善了我國營商環境。根據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我國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已從2013年的第91位躍升至目前的第31位。與此同時,市場主體期待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以夯實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地位。
“國家已經出台了不少好政策,但還需要營造數智化、資源化、安全化、誠信化優質營商環境,讓好政策高質高效落地落實。”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天津市委會副主任委員孫太利建議,可搭建智慧紓困平台,對經營困難企業的問題科學診斷與幫扶;引導企業經營者將誠信建設嵌入日常經營活動中,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