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廉潔文化中國行,天府清脈源流長
http://www.CRNTT.com   2022-03-06 21:23:06


 
  諸葛亮給子孫留下了一篇“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誡子書》,指出了“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修持心性的重要性。後代沒有得到豐厚家產,卻繼承了他豐富的精神財富。諸葛亮成為鞠躬盡瘁的千古名相;兒子諸葛瞻成為為國捐軀的千秋忠烈。他們沒有成為物質財富的繼承者而富甲天下,卻因忠魂不泯而流芳百世。

  吾志如此江清白

  江水滋養生命,淨化人心和文明。在成都,不乏以水為鏡承載萬物的濟世情懷和愛護蒼生黎民的勤廉精神。

  順流而下,青山綠水,靜謐的清白江畔寫滿詩意。據史料記載,素有“鐵面禦史”之稱的北宋趙抃入蜀,經過湔江時,目睹江水澄碧、清流瀲灩,於是對江明志:“吾志如此江清白,雖萬類混淆其中,不少濁也。”為了紀念趙抃江邊咏志,清白為官,人們把這段湔江取名為“清白江”,今天的成都青白江區,就因境內清白江而得名。

  《夢溪筆談》記載:“趙閱道為成都轉運使,出行部內,唯攜一琴一鶴,坐則看鶴鼓琴。”趙抃被任命為成都轉運使,出行布置行裝,隨身行李就是布袋中的一架古琴與竹簍裡的一只白鶴。到任時,他不講排場,不要車馬隨從,不要地方官迎接,只以“單馬就道”,帶著一個年老家僕,一路微服察訪民情,體察民間疾苦。當時成都大大小小官員率領了三班六房,旌旗涼傘,浩浩蕩蕩出城迎接,卻找不到人,結果,趙抃已悄然進了衙門。

  趙抃擔任轉運使,既掌管當地財政,也負責對蜀地進行監察,自奉儉樸,堅守清白,巡察所屬州縣,考核官吏治績,無所不至。趙抃在富庶的天府之國做官,公正執法有威嚴,清廉為官有政聲。兩年後,趙抃奉調回京,依舊兩袖清風,行具簡樸,帶著來時的一琴一鶴,除此別無家財,留下“吾懷自信無污染,何必升堂思始清”的為官箴言。故蘇軾寫詩稱讚他:“清獻先生無一錢,故應琴鶴是家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