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如果兩口子不得不離婚,最好能“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但蘇聯解體30年,紛紛擾擾之下,俄羅斯與烏克蘭就像一對離婚的“苦命人”,逐漸成為敵人。眼下在戰場上拼殺的俄烏兩國,破鏡重圓的可能性似乎更加渺茫。俄羅斯為與烏克蘭重修舊好,曾做過很多努力,但為什麼雙方還是鬧到今天這個地步?
戰鬥民族也曾放低姿態
俄總統普京2021年7月12日在署名文章《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中寫道:“我相信,只有在與俄羅斯的夥伴關係中,烏克蘭才有可能獲取真正的主權……我們的親屬關係已代代相傳,它存在於生活在現代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人們的心中和記憶中,存在於將我們數百萬家庭聯繫在一起的血緣關係中。”看得出,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還是想告訴烏克蘭:“我們一直在一起,並將在未來更強大、更成功。”
蘇聯解體之初,由於俄烏兩國都陷入經濟衰退和國內改革的困境,加上雙方都對西方抱有一定幻想,因此在處理和定位兩國關係時還可以相互尊重主權與領土完整,尊重對方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從當時俄派往基輔的大使身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上世紀90年代葉利欽執政時期,俄駐烏大使都是由職業外交官擔任,無論是級別還是個人影響力都很有限。真正將經略烏克蘭提上日程的是成為俄總統的普京,他2001年任命重量級政治家、前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擔任駐烏大使及負責俄烏經濟合作事務的總統特別代表。普京告訴切爾諾梅爾金,“請不要拒絕,這對你來說,或許顯得過低甚至無法接受,但對國家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切的兒子後來回憶說,當大家那時覺得俄烏關係還很好時,普京已認識到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
當時俄羅斯為維護俄烏關係大局,曾應時任烏克蘭總統庫奇馬的請求加快兩國之間的劃界工作,實際上從法律角度已承認克里米亞是烏領土。2001年11月16日,烏時任外交部國務秘書謝爾蓋耶夫宣布,在耗時4年之後,烏俄兩國陸上勘界工作結束——根據已達成的協議,兩國陸上邊界長2063公里,是“沿著蘇聯時期烏俄兩個加盟共和國的行政區劃來界定”。俄方領導人當時稱:“我們不僅在克里米亞問題上迎合烏克蘭,在亞速海和刻赤海峽的劃界上也是。我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因為俄烏關係對我們是最重要的,它不能因為領土問題而陷入僵局。”此外,從蘇聯解體到2014年俄烏衝突爆發前的這一時期,兩國經濟往來也很正常。從1991年到2013年,僅憑借俄羅斯低廉的天然氣價格,烏克蘭就“節省820多億美元的財政預算”。
但正是2013年烏克蘭國內的政治風雲突變,讓俄烏關係日漸疏遠。到了2019年2月7日,烏克蘭將“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國家戰略目標”寫入憲法,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其鐵了心要向西而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