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多重因素擾動原油市場
http://www.CRNTT.com   2022-02-24 09:39:42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2021年12月原油價格階段觸底後,受地緣局勢及原油供需端錯配等因素影響,油價進入上行通道。

  近期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可以從供需兩方面來理解。從供給端看,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最新月報,今年1月份OPEC原油產量增加6.4萬桶/日,低於OPEC+協議中承諾的增產額度25萬桶/日,供給不及預期帶動了國際原油市場價格的上行。此外,由於主要產油國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引發市場對於原油供給穩定性的擔憂,也帶動油價大幅提升。

  從需求端看,隨著全球新冠疫苗接種進展加快,疫情影響有所減弱,帶動當前全球市場原油需求逐步復甦。OPEC數據顯示,2021年四季度世界石油需求量合計為99.77百萬桶/天,已經恢復至接近疫情前的水平。雖然當前疫情對於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並未結束,但本輪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低於預期。疫情影響減弱帶動了出行需求的增加,線下服務行業如旅遊業的快速恢復帶動了原油需求的回暖,此外,海外生產的恢復也會推升對原油的需求。

  與此同時,供需錯位也使得目前原油庫存位於低位。以美國為例,今年1月份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量下滑270.8萬桶至4.1億桶,為2018年10月以來商業石油庫存量的最低水平。原油供需錯位以及庫存量偏低共同推動了本輪原油價格的回升。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仍然處在持續恢復過程中,海外生產的恢復以及疫情影響減弱對於石油需求的支撐依舊存在,國際油價難以出現大幅下跌走勢。

  儘管近期OPEC+會議堅持維持增產40萬桶/日不變,但是從過往經驗來看,後續主要產油國對於增產的兌現可能會不及預期。從投資角度看,隨著國際社會對於應對氣候變化風險以及加強環境保護形成共識,尤其是更多的機構將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納入投資決策中,對於傳統能源的投資趨於下降,投資不足可能會導致行業大幅削減投入,致使產能恢復緩慢,加劇原油供應短缺。

  供需結構方面,雖然當前提升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在各國未來的發展規劃中占據了重要位置,但是清潔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需要一個較長過程。所以,短期來看,清潔能源還難以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供需結構帶來明顯衝擊,也很難對原油價格產生實質性影響。而且,傳統油氣資源開採周期較長,當前庫存偏低的情況在供給修復緩慢的制約下難以出現迅速緩解,而在經濟企穩之下,對於原油消費的需求還在不斷增加,相關因素將對油價形成支撐。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奇霖(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