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WTO不應被政治小圈子侵蝕
http://www.CRNTT.com   2022-02-18 09:42:05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據媒體報道,為了支持所謂的“立陶宛抵抗經濟脅迫”,台灣民進黨當局日前證實已要求加入歐盟在世貿組織發起的對中國大陸的訴訟。之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經濟體也表態要加入磋商,試圖營造一種“共同支持立陶宛對抗脅迫”的輿論聲勢。但這種把正常的貿易爭端解決程序泛政治化的做法,恰恰暴露了立陶宛涉台措施背後所隱藏的對華遏制、圍堵的險惡用心。

  台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些西方國家給中國製造麻煩的首選,而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科技以及軟實力的不斷增強,這類國家的數量總體在減少。在這一背景下,美國一方面不斷試探台灣問題底線,一方面慫恿立陶宛這樣的國家成為美國綁架歐洲、激化中歐矛盾的“便利工具”。在中方做出對立陶宛外交降級決定後,立方不僅沒有吸取教訓,反而以歐盟成員國的身份要求歐盟代表其向中方施加壓力,製造“中國對其進行經濟脅迫”的謠言。今年1月31日,歐盟正式向WTO提出申訴,要求就中國對立陶宛採取的相關貿易措施與中方進行磋商,開啟了WTO爭端解決機制框架下的程序。

  毫無疑問,在立方採取極端錯誤、有損中國國家主權的做法之後,中立貿易的確受到了一定衝擊,但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明確否認中國政府採取了任何違反WTO規則的做法來限制中立貿易,而是由於許多中國企業已不再把立陶宛作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從而影響到雙邊貿易的開展。此外,中國相關部門根據衛生檢驗檢疫要求,對立陶宛的相關產品採取臨時性的管理措施,也是完全符合WTO相關規則要求的。

  當然,立陶宛作為歐盟成員,也是WTO成員,如果它認為中國的某些措施或做法影響到了其企業的利益,存在違反WTO規則的嫌疑,也是有權向WTO提出申訴的。在WTO框架下,這是成員間常規的經貿政策互動方式。1995年WTO成立至今,已經發生610個案件。無論作為起訴方還是被訴方,多數成員都有參與的經歷,這本是一個單純的國際法律事務。但近年來,在美國單邊主義的破壞下,WTO爭端解決機制受到日益顯著的政治干擾,美國還癱瘓了WTO上訴機構的運作。實際上,它才是最大的多邊規則破壞者。而且,美國搞意識形態“小圈子”,進一步將WTO這一國際貿易法體系政治化。

  從WTO規則來看,如果一個成員認為一個案件涉及到其實質貿易利益,那麼它就可以要求加入磋商。但是被訴方如果認為該成員在該案中並無實質貿易利益,則被訴方可以拒絕該成員加入磋商。另外一種情況是,如果一個成員就一個案件涉及的同一措施也獨立提出磋商請求,則可以並案處理。如果磋商未果並設立了專家組,則任何對專家組審議的事項有實質利益且已經通知WTO的成員,即可以作為第三方參加專家組程序,有權向專家組做出口頭或書面陳述,但第三方並不能從專家組或上訴機構的裁決中直接受益。

  從以往的經驗看,多個成員參與到針對一個成員的爭端訴訟是很常見的。通常作為第三方的成員,主要是希望通過參與磋商或專家組程序,更多地了解相關國家的政策、熟悉爭端解決程序,並無任何政治性目的。事實上,中國是WTO中作為第三方最積極的成員。而2002年美國的鋼鐵保障措施曾經招致10個成員同時加入磋商並有8個成員與美國正式進入專家組程序,即同一個案件多達8個案件編號。但這只是WTO法律程序中的常規操作,並不意味著這8個或10個成員聯合起來針對美國,而只是因為它們同時受到美國保障措施的不利影響。

  由此,在歐盟就中國涉及立陶宛的貿易措施提出磋商之後,其他成員的確有權要求加入磋商,但就本案而言,歐盟要求進行磋商的中方措施僅針對立陶宛或者最多是歐盟,其他成員均無任何利益相關性,且均帶有顯著的政治圖謀,中方完全有理由拒絕其加入磋商。所以,雖然多方表示要加入磋商,但最終它們能否加入完全取決於中國的決定。如果中歐之間的磋商未果且進入專家組程序,則其他成員仍可作為第三方加入,但其在案件中並無直接的利益,也無權對中國提出任何主張。
西方一些國家如今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體系”當作口頭禪天天掛在嘴上,可實際上卻玩拉幫結派、虛張聲勢的把戲,把貿易糾紛政治化,並當成一場外交秀。這反而暴露了他們對規則的不尊重。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屠新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