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幫助僑胞依法維權
http://www.CRNTT.com   2022-02-18 09:11:52


朱小久正在接受僑胞的法律咨詢。(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今年是英中律師協會成立20周年,也是該協會會長朱小久從業的第21個年頭。從生物科學家轉行做律師,朱小久的職業生涯跨度不可謂不大。“半路出家”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更需要吃苦耐勞的韌勁。但對愛學習、愛挑戰的朱小久而言,轉行只是自己豐富多彩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幹一行就要愛一行。從正式成為律師的第一天起,她就把鼓勵在英華僑華人依法維權作為自己的使命。不僅如此,她還為促進中英兩國人文交流奔走不歇。以下是她的自述。

  “半路出家”當了律師

  1990年,為了愛情,我完成了3年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立即奔赴英國倫敦。很快,我就獲得了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的科研職位,從此開始了在英國的定居生活。

  從事自己喜愛和擅長的科研工作,待遇也很優渥,我感覺很幸福。那幾年,因為每年都能作出新的科研成果,我經常受邀到其他國家參加學術講座。

  轉折出現在1997年。那一年,我所在的英國科研機構出現較大變動,我們實驗室的科研資金一時難以為繼。當時,我女兒年紀尚小,我腹中還有7個月大的胎兒。我就萌生了回家當家庭主婦的想法。我丈夫很支持我的想法。但他認為,我可以去他的律師事務所幫忙,或考取律師資格。而且據他介紹,在英國,2年內就可以拿到律師資格。當時,也有朋友建議我學會計,但我覺得法律更有趣,便申請到倫敦法學院,進行法律方面的專業學習。

  進入學校,我才知道,在英國拿到律師資格需要4年時間,其中2年必須到律師事務所實習。找實習比學習法律知識更難。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經過不懈努力,我最終拿到國際知名律師事務所高偉紳的實習名額。我至今記得,我是當天面試的15個人中唯一的一名中國人。

  1999年,我完成了學業。2001年,我順利通過實習,成功被英格蘭和威爾士律師協會接收為拿牌律師。2003年,我正式成為凱江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

  成為律師後,我發現,華人律師在英國開展業務很不容易,而且彼此之間聯繫不多。2002年,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參贊孫大力問我:“為什麼不成立一個方便華人律師交流的專業協會?”於是,當年我就和另一名華人律師李林娜發起成立了英中律師協會。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