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回撤烏邊境部分軍隊 美西方開戰預言破產
http://www.CRNTT.com   2022-02-17 23:25:38


 

  煽動戰爭為私利

  自去年以來,烏克蘭危機再度升級。北約與烏克蘭在黑海等地頻繁軍演,俄烏雙方在兩國邊境部署大量軍事人員和武器裝備,美國、烏克蘭和北約稱俄羅斯有“入侵”之勢。俄方予以否認,強調北約活動威脅俄邊境安全,俄方有權在境內調動部隊以保衛領土。

  美英等西方國家一方面威脅對俄方施加嚴厲制裁,一方面不遺餘力通過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撤離外交人員和調整外交機構部署等手段,事實性升級地區緊張局勢,同時在輿論上宣稱掌握所謂俄“入侵”烏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渲染戰爭氣氛。

  對於美國和西方近期的輿論攻勢,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美國散布“入侵”消息是毫無根據的歇斯底里行為。俄外長拉夫羅夫則批評西方媒體和政客渲染戰爭迫近的輿論氛圍是“信息恐怖主義”。

  俄副外長潘金指出,所謂俄“進攻鄰國”的言論暴露出西方的狂熱執念,俄從未打算入侵烏克蘭,但關於“俄羅斯侵略”的說法仍然被西方用作借口,圖謀在靠近俄邊境地區部署更多北約軍事力量。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挑動烏克蘭緊張局勢升級是出於自身利益的多重考量。一方面,美國今年將迎來中期選舉,拜登政府內政鮮有建樹,國內疫情凶猛,通貨膨脹嚴重。通過炒熱烏克蘭這一外交議題,可體現拜登對俄強硬一面,展現美國對地區局勢的所謂“掌控力”,提振低迷的支持率。另一方面,美國意圖以烏克蘭問題拉攏捆綁歐洲盟友,進一步擠壓俄戰略空間,維持由美國主導和掌控的歐洲秩序。

  轉移視線難得逞

  美國《國會山報》15日報道說,雖然拜登政府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就烏克蘭危機向俄羅斯施加外交壓力,試圖保持與俄“口水戰”的熱度,但這並未轉移民眾對美國國內政治的注意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