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日報:警惕國際油價飈漲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2-02-17 10:18:21


 

  我國石油消費途徑主要包括兩個:約三分之二用於交通運輸燃料,其餘三分之一為工業生產原料。當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73%,意味著如果能在交通領域實現無油化,即可實現石油自給。要讓交通領域脫碳,最廉價、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其電氣化並確保電力來自零碳一次能源,同時在重型交通工具領域推廣氫能和生物質燃料。據最新研究,如實行有效石油消費總量控制,我國石油消費可在2025年實現達峰,2050年完全實行自給。

  當然,去油化並不意味著要在短期內“一刀切”。對於能源轉型,很多人誤認為清潔能源將很快取代化石能源,實際上這將是一個長達30年至50年甚至更長的過程。即使世界實現碳中和,也並不意味著化石燃料的終結,尤其是原料用能還離不開油氣資源的保障。國際能源署此前預測,如果世界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其天然氣和石油的使用量仍將相當於現在的近一半和大約四分之一。在去油化過程中,我國仍要注重煤炭和天然氣利用,尤其是天然氣作為較為清潔的過渡能源,增產潛力巨大,對外依存度相對原油較小。且我國煤層氣、頁岩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具有很好的勘探開發前景。如果給予合理引導開發,有望緩解我國優質化石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的局面。

  在國內資源有限、供需缺口不斷增大的形勢下,進一步豐富進口來源。多元化海外油氣資源獲取方式,是提高我國油氣供應保障度的戰略選擇。在兩次石油危機後,主要石油消費國都認識到過度依賴單一地區資源的風險,積極實施多元化的石油獲取戰略。中亞、俄羅斯地區油氣資源距離我國相對較近,且與我國政治關係友好,具有地緣優勢,未來應重點加強與該區域國家的油氣開發合作,同時加強海外能源資源運輸渠道的多元化建設。此外,應注重油氣資源進口貿易方式的多樣性,增加長期供應合同占比,積極利用期貨貿易方式,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增強對全球石油價格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