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打破國外壟斷 國產雪車漸行漸近
http://www.CRNTT.com   2022-02-17 09:38:50


 

  國產雪車原理樣機的研製並非一帆風順,因為缺乏研發和製造雪車的經驗,前期設計階段考慮不全面,導致第一代國產雪車在後期總裝時因為精度不夠裝配十分困難。還有一些零部件因為不是標準件,市面上採購不到,需要研發團隊一點點手工打造。

  2021年3月,第一代國產雪車樣機在接受國家雪車隊技術專家的階段審查時,又出現了轉向結構不夠先進、人機工程有待優化等問題。在體育總局和工信部推動和支持下,在這些方面極具優勢的一汽集團加入攻關小組,成立聯合研發團隊,同步開展國產雙人雪車、四人雪車的研製工作。其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703研究所及團隊負責雪車複合材料產品的設計與研發,一汽集團負責底盤車架、冰刀等金屬構件的設計與研發。

  國產雪車的研製過程中,這群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年輕人,也一同攻關突破了不少“卡脖子”的技術,成功把航空航天領域的產品研製技術和經驗,融合應用到體育產品上,並申報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他們所研製的國產雪車,車身使用的是複合材料,而車架採用的則是金屬材料,並且融合應用了3項先進的航天核心技術。例如,原本只在火箭和波音787飛機上才會大量使用的國產T800級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材料的密度只有鋼的1/5,強度是鋼的2倍,運用到雪車上可以在確保裝備安全的前體下大幅減輕雪車車身重量,降低雪車重心,提升裝備滑行穩定性,雙人雪車的車身重量只有不到50kg。

  據周宇介紹,國產雪車還採用了複雜結構高精度整體製造技術,這項技術確保了外形複雜的雪車也能實現高質量制備。整個雪車車身被分為前車身、後車身和前車蓋三大部件,連接結構大為減少,外形精度非常高。

  最後,國產雪車還採取了氣動外形設計技術,利用流體力學計算和風洞測試,經過多次迭代,設計了舵身融合的流線型外形。理論計算與風洞試驗結果表明,國產雪車空氣風阻系數比進口同類雪車還要小5%以上,經測算可提高競賽成績0.3s~0.5s。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