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元宇宙未到 虛擬人先行
http://www.CRNTT.com   2022-02-17 02:05:43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據新華網報道,2021年,“元宇宙”的熱潮讓數字虛擬人闖入大眾視野。從2022年各平台的跨年活動到最近如火如荼的北京冬奧會,虛擬人頻頻亮相,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數字人”融資事件合計20起,金額超20億元。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解構虛擬人的概念我們就會發現,它的核心在於身份和資產,”民生證券元宇宙首席分析師馬天詣表示,如今虛擬人的各種應用場景,本質上就是圍繞這兩個核心概念展開。“具體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真人的分身,比如明星的虛擬形象;另一種是大眾重構的虛擬身份,比如大家在遊戲裡的各種角色;最後一種就是作為商業資產存在的虛擬偶像。”

  人工智能技術無疑是支撐起虛擬人發展的關鍵。虛擬人的動作要足夠自然流暢,需要強勁的硬件設備和更為優異的人工智能算法。經歷多年迭代,虛擬人製作成本有所下降,但是打造一個優秀虛擬人的花費依然在百萬量級。

  虛擬人究竟貴在哪裡?風語築虛擬人項目負責人陳雲翔舉了個例子:“虛擬人物大量的毛發建模,需要極高的算力渲染支持。”據介紹,成年人一般有十萬根左右的頭髮,而許多虛擬人為了滿足更高的建模要求,頭髮數量達到了二十至三十萬根。與此同時,毫秒級的動作捕捉也是技術難點。

  雖然目前虛擬人在長相、動作以及交互等方面,還不能稱為逼真的數字人,距離在日常生活中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虛擬人潛藏的應用場景給技術、行業、生活帶來的變革與重塑,其想象空間巨大,令人期待。

  風語築副總經理張樹玉表示,虛擬人作為元宇宙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的出現給了元宇宙一個從概念走向現實的切入點。元宇宙未到,虛擬人先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