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保險+期貨”扎根甘肅靜寧
http://www.CRNTT.com   2022-02-15 14:36:20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據期貨日報報道,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甘溝鎮楊咀村村民楊文太,對於“保險+期貨”的了解程度已經不亞於來宣傳的村幹部。幾年來從村裡的貧困戶到脫貧的先進個人,用他自己的話說:“辛辛苦苦地種蘋果,以前最害怕的就是賣不出好價格,現在依靠政府和鄭商所補貼,我每年都能交很少的保費為種的蘋果保價,收入穩定了生活就變得越來越好了。”

  據了解,靜寧縣已連續第四年實施鄭商所支持下的“保險+期貨”全覆蓋項目。四年間累計服務當地2.41萬戶果農和3家合作社,覆蓋投保面積10.46萬畝,數量15.86萬噸,保障金額8.35億元,總賠付達到了6300餘萬元。項目規模逐年擴大,2021年項目投保面積3.85萬畝,投保數量6.16萬噸,覆蓋種植戶8963戶,無論是規模還是覆蓋農戶數量都在全國首屈一指。像果農楊文太這樣的脫貧歷程,正是“保險+期貨”服務靜寧縣“三農”工作的真實寫照。

  靜寧縣是全國蘋果規模栽植第一縣,蘋果種植面積多年前已達百萬畝,蘋果產業是靜寧的支柱型產業,毫不誇張地說,蘋果價格關係到全縣的民生問題。靜寧縣金融辦主任李永明說起項目實施工作感慨萬千,他的回憶中,在“保險+期貨”項目實施前,政府也想了很多辦法為果農保價增收,但是市場價格每年都會出現新的變化,萬一引導大家賣遲了,怕出現價格大跌走不動貨的情況,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從2018年接觸“保險+期貨”,當時縣裡對此並不了解,在幫扶單位中國銀河的幫助下,四年間舉辦了26場金融知識宣講活動,累計培訓各類主體2800多人次。“保險+期貨”從無到有,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扎根在靜寧。

  作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縣,靜寧縣委、縣政府始終將產業興旺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緊扣打造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和中國優質蘋果生產加工基地的發展定位,持續優化完善保障體系。尤其是積極推動建立以“保險+期貨”模式為引領、多種特色農業保險產品為補充的農業產業風險保障長效機制,切實為蘋果特色產業發展保駕護航。隨著項目成果和社會效應逐年提升,“保險+期貨”的靜寧模式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樹立了起來。

  “還有很多像楊文太一樣的果農,在以前,他們心裡期盼著收成好,但是又煩惱價格低,就好像汪洋大海里的一葉小舟,摸不清方向並且隨時有可能被風浪影響,但是‘果賤傷農’的情況由於‘保險+期貨’的出現得到有效緩解。”中國銀河派駐靜寧縣副縣長王曉林如是說。

  中國銀河發揮金融行業對口幫扶特色,在鄭商所支持下將“保險+期貨”項目引入靜寧,四年來中國銀河“保險+期貨”項目組共32次奔赴靜寧,助力項目實施工作。每一年,都要面對複雜多變的蘋果市場,每一年,都少不了田間地頭的走訪和調研。“2021年的行情尤其錯綜複雜,先是由於災害後優果率低,上市時間晚於往年1個月,再是由於疫情原因導致運輸不暢。但最終2021年蘋果價格體現了優果優價,全國的高質量蘋果價格穩步上漲。以靜寧75以上紅富士為例,今年開秤收購價2.5元/斤,1月份已經漲到3.8元/斤,漲幅52%,期現貨價格漲勢基本一致。按此計算,投保的61600噸的現貨端銷售收益將達到1.6億元,遠超投保所需2397餘萬元保費。”銀河期貨項目組負責人分析道。

  據悉,由於項目的出色實施,2021年靜寧蘋果“保險+期貨”項目入選原國務院扶貧辦“企業精准扶貧專項案例50佳”,這是國內期貨行業唯一入選的案例。同年,還入選中國期貨業協會“期貨經營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並獲“2020年度平涼市人民政府市長金融獎——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獎”。

  項目組成員們和楊文太已經是老朋友了,每年調研的時候,都會面對面交流蘋果種植情況和價格走勢。今年,楊文太也給大家算了筆賬:“以我自己投保為例,連續四年合計得到賠付11506.55元,有了保險保價之後,敢於投入了,我的園子從5畝多到現在將近10畝,蘋果越種越多,價格好的時候多掙錢,不好的時候有兜底,沒有‘保險+期貨’的保障,我是萬萬不敢的。”

  “保險+期貨”已成為助力鄉村振興舉足輕重的新力量。鄉村振興更要鄉村振“新”,努力提振新力量。為繁榮鄉村經濟,只有將新保障融入農村,才能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經濟蓬勃發展。“2021年我們將鄭商所支持下的‘靜寧模式’推廣到了全市四縣,以中央獎補項目為依托,為蘋果種植戶投保期貨價格保險,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推動‘保險+期貨’保障農民穩步增收的作用,用好鄭商所和獎補的支持政策,開創鄉村振興工作新力量。”平涼市金融辦主任李寶林胸有成竹地講道。

  “保險+期貨”創新服務“三農”,保障農民利益,正當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