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小企業發展信心不斷恢復
http://www.CRNTT.com   2022-02-15 14:16:05


 
  紓困政策持續發力

  受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影響,中小企業成本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加劇。為此,各地區、各部門出台一系列紓困解難政策,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在安徽,停產半停產企業幫扶行動持續開展,省市縣三級成立139個工作專班,累計走訪企業4500餘次,確定重點幫扶企業346戶,截至目前,已有71.7%的重點幫扶企業恢復生產;在上海,全市開展的“促發展”大走訪工作中,共收到企業問題訴求4747項,其中已辦結2651項,正在辦理2096項,企業發展預期進一步穩定;在福建省莆田市,接電容量在160千伏安以下的小微企業由國家電網供電公司負責投資採用低壓接入,安排專項資金對申請低息貸款用於繳交2022年一季度電費的工業企業給予貼息或貼現補助……

  “我們將加強督查和評估,推動各地落實好現有惠企政策。強化中小企業運行監測,及時推動出台新的針對性政策。”徐曉蘭說。

  浙江近日出台了《關於減負強企激發企業發展活力的意見》。“《意見》出台後,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負400億元。”浙江省經信廳一級巡視員諸葛建介紹,省級財政首次專門設立中小企業紓困幫扶資金3億元,對生產經營暫時面臨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以及勞動密集、社會效益高的民生領域服務型中小企業,辦實事解難題。

  “普惠精准服務是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介紹,在各部門努力下,為中小企業提供的服務質量有效提升: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得到簡化,商標註冊審查周期大幅壓縮,全國已建成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服務中心)1077家,各類社會化專業機構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服務供給……

  擴大“專精特新”規模

  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僅要解難,更要培優。2021年,工信部著力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道路越走越寬。首先是遴選規模繼續擴大,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2930家,是第一、二批總和的1.5倍。其次,北交所的設立也為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打開了新的大門。

  成績取得還得益於充分的資金支持。“2021年中央財政新增100多億元獎補資金,分3批支持1000餘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梁志峰介紹,在目前的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超五成企業研發投入在1000萬元以上,超六成企業屬於工業基礎領域,超七成企業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企業居本省細分市場首位。

  以湖南為例,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居中部地區第一位,專注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質量效益優是這群“小巨人”的共同特點。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操作系統為根技術研發出的信息安全、雲計算產品,已經在能源、金融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已成長為亞洲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焊管生產基地,市場占有率連續4年居國內第一。

  梁志峰表示,今年還將新培育30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全面啟動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工作,鼓勵各省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規模。在他看來,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要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支持企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