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進步經歷短暫的痛苦,能否鳳凰涅槃,真正改寫全球高科技產業格局,除了依靠企業界的努力,更需要政策層面堅持長期主義。核心問題是夯實基礎中的基礎,為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包括從小努力開啟和培養創新意識的基礎教育,系統性支持和支撐基礎研究的高等教育,以及有效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和法律環境。這些都是創新的關鍵基礎設施,是支撐創新體系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
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科技進步必定要面對來自內外部的各種紛擾和侵蝕,這是創新之路無法逾越的階段。對科技發展進程和中美科技戰的形勢研判,需要抱持科學理性的態度,立足關鍵點:第一,採取動態而非靜態的認識視角。至少需要基於前後10年關鍵數據的動態比較,才可能有一定的依據來推導和研判發展的趨勢性。第二,要抓面,更要抓重點。歷史上能夠改寫產業格局的主要是少數重大技術創新和最具有能動性的領導型企業。因此需深刻把握國際科技領軍企業在當下最真實的戰略和進程,關注當前最具全球化潛力和能力的領導型企業。第三,善於區分真正的決定性力量和干擾性力量。以自上而下的國際關係視角和自下而上的高科技視角雙管齊下認識國際科技競爭態勢,而最終的決定性力量還是自下而上的高科技力量,因此,深刻把握高科技規律比單純著眼國際關係本身重要得多。
總之,在外部壓力與內在需求的雙重作用下,我們需要在戰略和政策層面完成一次根本性的創新,加快補足和夯實支撐長期主義的創新性基礎設施,加上中國企業煥發的創新能動和主動性,就一定能夠打破美國政府絞盡腦汁對中國科技發展設置的各種藩籬。最終,促使那些在全球科技發展和產業鏈條中搞孤立主義的國家化墻為橋,回歸人類文明共同進步的大道。今天,中國高科技的未來已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堅定長期主義的創新意志和戰略決心,中國高科技不但可以支撐自身發展需要,更可以為全球發展與人類文明進程做出關鍵性的貢獻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方興東(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求是特聘教授,清華長三院數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