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冬奧開幕式選山裡娃 背後有位可敬的老人
http://www.CRNTT.com   2022-02-06 17:48:13


“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用希臘語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歌唱。(來源:新華社)
 

  馬蘭村,像花一樣的名字,是一個有著700多戶、2000多口人的小山村。這個村位於阜平縣城南莊鎮西部深山區,由22個小自然村組成。

  這裡曾是《晉察冀日報》社舊址所在地,是第一部《毛澤東選集》的誕生地。抗日戰爭時期,社長鄧拓在這裡與報社工作人員,一邊打游擊一邊辦報紙。

  1943年底,日寇對太行山區進行了“大掃蕩”,在馬蘭村製造了“馬蘭慘案”。日軍衝進馬蘭村時,逼問鄉親們報社人員和印刷機的下落,19名鄉親為掩護報社同志慘遭殺害。

  鄧拓妻子丁一嵐在一次突圍後生下鄧小嵐。鄧小嵐出生後被寄養在馬蘭村附近一戶村民家中,整整3年。幹爹、幹娘的悉心照顧,為炮火中出生的鄧小嵐留下難忘的童年。直到1946年,鄧小嵐才回到親生父母身邊。

  當年,《晉察冀日報》社為了躲避敵人的圍追堵截,輾轉於馬蘭村所在的太行山區,堅持每天出報,創下了中國新聞史上的奇跡。

  多年後,母親丁一嵐送給鄧小嵐一枚圖章,上面刻有“馬蘭後人”4個字。父親鄧拓在《燕山夜話》專欄發表文章時,署名“馬南邨”,諧音“馬蘭村”,亦是對當年在馬蘭村生活和戰鬥的懷念。

  “緣於個人身世、父輩情結及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一直把馬蘭村視為‘第二故鄉’。”鄧小嵐說。

  1997年,鄧小嵐第一次回到馬蘭村,和妹妹鄧小虹找尋父母戰鬥過的地方。雖然50多年過去了,但當地老百姓仍能清晰叫出她的乳名,讓鄧小嵐不禁淚流滿面。

  “當時只請了兩天假,雖然走馬觀花,但看到百姓生活很艱難,就想幫幫他們。”鄧小嵐幫助鄉親們的想法一直埋在心裡,但因為工作原因卻遲遲未能如願,這成了她的一塊心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