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疫情下中國旅遊業的堅守與突圍
http://www.CRNTT.com   2022-01-31 10:32:47


  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經過反覆考量,開元旅業集團創始人陳妙林最近忍痛關閉了旗下的一家酒店。2021年,開元集團在營的400多家酒店,只有兩家森泊度假樂園略有盈利。“目前,我們正考慮關閉其他幾家酒店。”在酒店行業摸爬滾打了30多年的陳妙林說。

  疫情之下,開元集團僅是中國旅遊業的一個縮影。停擺—重啟—停擺……走走停停的中國旅遊業度過了極不平凡的兩年。在這場尚在持續的“持久戰”中,各市場主體目前境況如何?歷經艱辛困頓,他們如何危中尋機?對於未來,他們有何期待?新春伊始,讓我們一起聽聽旅遊人的心聲。

  現實

  事實上,2021年開元酒店並非“顆粒無收”,尷尬在於即便營收同比增長8%,情況依然比2020年更艱難些。

  陳妙林對比了2020年和2021年的情況。2020年前4個月,開元集團管理的大部分酒店關閉,人力、能源成本大幅減少;2020年5月,復工復產後迎來了一波報復性消費;各項利好政策的出台如同“雪中送炭”,幫助企業穩住了陣腳——社保基金免繳、緩繳7000多萬元,加上房地產稅返還等政策性優惠,2020年開元酒店獲得了約1.3億元的政府補助。2021年,時斷時續的疫情讓開元酒店與春節、“十一”等旅遊黃金周失之交臂,部分幫扶政策不再延續,多重因素叠加影響下,2021年虧損較2020年大幅擴大。

  其他酒店的情況亦不容樂觀。“現階段全國酒店業的平均負債率為75%,2020年的資產回報率低至4.2%,2021年預計低於4%。”陳妙林分析,很多酒店可能會入不敷出,抵不過銀行的貸款利率,尤其是地產企業委托管理的酒店,大概15%會倒閉。

  疫情衝擊的不只是酒店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全國共有1.1萬家旅行社歇業;國內民航業累計虧損達1650億元,其中航空公司累計虧損1300億元,占比高達80%。

  春秋航空亦未能幸免。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煜說,春秋旅遊、春秋航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第一時間無條件為旅客“退團、退款”,累計承擔退款損失41.32億元。

  “春天來了,這是最後一個難熬的年份。”頂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陳向宏不厭其煩地給下屬加油鼓勁。這兩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管理的景區開開關關。“國內景區中,烏鎮和古北水鎮的情況還算比較好的,但和疫情前也無法相提並論。”陳向宏笑著搖搖頭。

  而與銳減的遊客量和效益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四個增加”:成本增加、負債增加、貸款難度增加、穩定員工難度增加。

  感同身受的還有無錫靈山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無錫拈花灣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恢復態勢低於預期,國內旅遊人次及收入大體回縮到2014年水平。”吳國平說。2021年,旅遊企業不斷關停重啟,吳國平一直期待的報復性消費反彈卻遲遲沒有出現。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統計,2021年國內旅遊出游人數為34.31億人次,旅遊收入3.02萬億元,同比增長19%和35%,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57%、53%。

  尋機

  吳國平用“在深淵裡仰望星空的人”來形容2021年的旅遊從業者。“守住本心、樹立信心,克服畏難心、恐慌心。”吳國平說,旅遊業本身長期存在供需錯配、結構失衡、投資低效等現象,疫情放大了旅遊業面臨的問題。眼下,時代倒逼旅企轉型,疫情倒逼旅企轉型,市場倒逼旅企轉型。

  面對復甦之路,70歲的陳妙林從沒想過放棄,“疫情總有一天會結束,我們不能改變大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

  2021年,開元集團在營的400多家酒店出現虧損,但有兩家森泊親子度假型酒店實現盈利。“這說明消費需求還是有的,只是旅企需要轉型。”如今開元集團管理的多是商務型酒店,陳妙林計劃著將其中的一部分改造為城市微度假酒店,“能不能成功暫時還說不好,但我們願意做一下嘗試”。

  相比陳妙林的審慎,王煜表現得更積極,“國內旅遊恢復整體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信心源自頗有成效的嘗試。持續加大投入,近兩年春秋航空新增引進20架飛機,新開30多個航點,2021年運輸旅客2200萬人次,同比增加14.5%,恢復至2019年水平。“國內龐大的出行市場以及超強的經濟韌性為旅遊行業復甦提供了機遇,這讓我們備受鼓舞。”王煜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