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制裁新疆光伏產業的自私與霸權底色
http://www.CRNTT.com   2022-01-30 16:49:23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2021年6月,美國以新疆存在所謂“強迫勞動”問題為由,將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列入“實體清單”進行制裁。這一制裁背後的顛倒舉證和有罪推定再次體現了美國的霸權邏輯。事實上,美國以“保護人權”的名義對新疆光伏產業進行制裁,本質上是對人權概念的武器化,充分暴露出美國自私自利與霸權主義的底色。

  美國的涉疆光伏制裁嚴重破壞了全球光伏產業鏈。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迅猛,中國是全球光伏製造和裝機應用第一大國,光伏組件全球排名前10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7家,中國光伏產業為全球市場提供了超過70%的光伏組件。中國憑借充足的原料和完備的產業製造體系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的中心。

  而新疆正是全球最重要的多晶矽(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基礎材料)生產基地,2020年新疆產多晶矽占世界市場份額的55%。許多多晶矽生產企業因此選擇扎根新疆,其中全球最大的4家多晶矽生產企業有3家在新疆。中國光伏產業如此快速的發展引起了美國“警惕”,中國與全球產業鏈上各國主體和市場的緊密相連、互利共榮反而成了美國的“心病”。

  在全球化時代,對產業鏈上某一環節的制裁必然輻射傳導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其他主體,失去中國企業的全球光伏產業鏈將難以照常運轉。可以說,美國涉疆光伏制裁幾乎等同於對全球光伏產業的制裁,這不僅違反了市場經濟基本原則,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更傷害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對於全球光伏產業鏈而言,參與主體的良性競爭和此消彼長本就是產業鏈升級的內在動力,美國基於霸道和自私的制裁,最終損害的是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全球光伏產業鏈的內在增長力。在這輪制裁下,新疆光伏產品想進入美國,就需要被證明“沒有採用強迫勞動”。這樣的“有罪推定”,不僅踐踏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更證明了美國對中國新疆“強迫勞動”的指控純屬子虛烏有,是霸權主義主導下的政治化和污名化戲碼。

  美國涉疆光伏制裁嚴重損害了世界各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努力,危害全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目前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作出了“碳中和”承諾。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主動承擔起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國擔當,承諾將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